本报济宁讯(记者 宋仪凯 通讯员 范保峰 桂洋)为深入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发挥党组织在“强落实、强服务、强效能”聚力放管服改革专项行动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了外出考察调研、县市区工作调研和新市民调研,收集整理汇总问题32条,意见建议58条,制定了改进措施,打出一连串的惠民便民利民政策组合拳。
健全联系工作机制。为让住房公积金政策惠及更多职工,针对今年归集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严峻形势,中心建立了包保工作责任制,细化重点开户企业包保领导、包保部门、包保对象,实行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保,各科室共同包保、归集管理科业务指导、各分支机构具体落实的责任机制。开展“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志愿服务”大行动,进行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志愿陪跑服务等。深入开展进社区、进工业园区、进大中企业的“三进”宣传活动,采取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与银行联动、联合中心相关科室共同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惠及广大职工。
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印发了《服务提升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晨会制度,组建了省内第一支住房公积金内训师队伍,加强了对一线窗口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体制,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定期对各分支机构窗口服务进行检查。加强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取得了2个省级文明示范窗口,8个省级文明服务标兵的好成绩。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把“智慧公积金”建设作为各项业务工作的技术保障,积极协调公安、民政、人社、房产交易等部门,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与户籍、婚姻、殡葬、社保、住房等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减少了职工提供各类证明要件的数量。开通了网站、网上业务大厅、微博、微信、12329短信平台、自助终端等线上线下多样化服务渠道,升级了住房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高标准完成“双贯标”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有效提高了住房公积金信息化水平。
精简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对标浙江衢州,通过精简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减少证明材料,将贷款申请所需复印件从136页一次性精简到24页。研究出台了《关于优化部分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取消《提取申请书》和《委托提取还贷申请表》,办理提取、贷款业务无需提供身份证明复印材料并优化了部分提取流程。为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设立个贷审批中心,整合中心、银行、房产交易、不动产等部门,由原来需要职工跑4个部门变成只跑1个部门,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在全省率先将个人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为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开通了缴存住房公积金“绿色通道”,增强了民生保障能力,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