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践,最终才会有所领悟,有所提升。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先后组织科室单位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赴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开展培训,今开辟“学思践悟”栏目,刊载参训学员心得体会,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悟,达到促进事业发展的目的。
近期,我随团参加了市人社局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这座具有浓厚人文底蕴的百年学府接受思想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难忘的经历。通过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现场观摩学习、相互交流探讨,使我对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气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上海“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精神有了更加深切地体会,对做好新时期人社工作充满了信心、平添了动力。
感想和收获
一是学习内容贴近前沿。《中国经济新格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课程紧扣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各位专家、教授剖析问题深刻独到,理论讲解深入浅出,观点理念十分新颖,对中央的改革政策措施有着深透的理解和研究,让学员们学到了很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对中央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有了更深地理解和认知,对我们今后在工作中谋划改革思路、创新推进改革举措十分有益、很有必要。
二是现场教学拓展眼界。这次安排的现场教学点为浦东国际人才城,项目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集人才成果展示、人才服务、创业支持和活动交流等功能为一体,通过十年来的改革发展,现已成为浦东吸引海内外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的地标象征。通过老师和引导员的讲解,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和触动,让我真正认识到环境对人才引进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深切体会到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三是理念认知大幅提升。原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毛大立为我们作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的辅导报告,对我启发很大。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室负责人,上海的实践使我真切地体会到理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态度,态度改变行动,先进的改革理念是推动工作的有力引导,有效的改革举措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通过这次培训,无论是从自身工作能力、还是抓改革促发展的理念都有了新的提高,对于今后开展工作获益匪浅。
四是组织学习精彩纷呈。这次培训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思想碰撞、丰富阅历的过程。活动组织周密、纪律严明、后勤服务保障到位,为全体学员提供了一个高端的学习交流平台。培训课程设置灵活丰富,针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实际问题、能力提升的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修养与廉洁从政的问题,都作了详尽的阐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讲解,无论是从课堂讲授还是集体讨论都让学员有很大的收获,这次学习必将为大家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对推进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改革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标和方向
行必有思,思而行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学习培训的好理念、好方法、好举措渗透到实际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理念引导发展,指导深化改革各项工作。
一是更加注重创新实践。创新是我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不断创新,是上海的最大特色。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要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试。①创新招聘方式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对2016年以来公开招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启动市属事业单位“优才计划”,对连续两年招聘无人报考或报名形不成竞争而取消的岗位,有博士需求以及金融、环保、规划、文化、统计等单位,赋予单位用人自主权,简化程序面向“双一流”高校招聘,年内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②创新专技岗位聘用。对采取特聘方式引进的省级以上项目工程人选以及博士、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打破职称、任职年限限制,按照业绩、能力、水平直接聘用到相应岗位,形成具有济宁特色的人才制度优势。③创新基层人才职业发展机制。在已增设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基础上,逐步将“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扩大到乡镇基层所有职称系列,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总数,鼓励教师、卫生、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更加注重务实担当。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务实担当,用改革方式解决问题,用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走出课堂,就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新动力,大力发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担当精神,忠诚履职,务实进取,以“不到泰山之顶不罢休”的毅力和态度,着力破解制约人社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障碍,用扎实的工作成效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把人社事业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高点定位,按照“同业对标、争先进位、力争前列、确保上游”要求,对标对表、创新创优,拿出强弱项、补短板的硬招实招,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在全省有亮点、有位次。探索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积极争取纳入全省试点,打破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天花板”。扎实推进转企改革人员安置和待遇落实,稳妥处理遗留人事管理问题,在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更加注重埋头苦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更加需要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发扬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受既有利益格局和眼前利益得失束缚,不为原有思维定式、知识视野和工作方式所限,善于找准关键环节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敢于扭住突出难题抓突破抓落实,主动担当、认真履职、切实尽责,始终紧盯目标一抓到底,让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工作谋划上,将聚焦政府机构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事项,在大局下思考谋划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形成配套跟进、有效贯彻的工作措施。在工作推进上,增强政治坚定性,提高执行落实力,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做到“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在经办服务上,把服务对象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好作风建设与具体业务的融合,推行首问负责、按时办结、“零跑腿”“只跑一次”模式,做到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对象零投诉、服务跟踪零时限,为服务对象提供最大方便和最人性化服务,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郭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