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潘笛欢 师楠
7月25日上午,骄阳似火。
嘉祥县老僧堂镇王街村村民、18岁的小伙子王佑谦和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一起,把“粮仓”运到平安社区的广场,挨个发给了贫困户。虽然热得全身湿透,但王佑谦心里十分欣慰,能尽一份力回馈社会,又能帮助其他贫困户,这个暑假他过得很充实。
王佑谦家是镇里的精准扶贫户。其父亲患有肾病,干不了重活还需要常年服药,母亲患有高血压,弟弟妹妹都在上小学。三个孩子要上学,两个大人要吃药,可唯一的收入只有家里的三亩地,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老僧堂镇联户干部主动走访,并将一家五口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尽心帮扶。期间,帮扶干部发现王佑谦非常懂事上进,因此在提供物资帮扶的同时,特别注重积极疏导孩子成长的各种心理压力,帮其树立“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穷人孩子更要早当家”等思想,逐步坚定其刻苦学习、读书脱贫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高考中王佑谦以超出本科分数线150分的优异成绩被青岛大学录取。吃水不忘挖井人,高考结束后,他第一时间来到镇扶贫办,希望利用暑假时间无偿参与志愿扶贫活动,并主动要求去扶贫超市值班,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表达感恩之心,帮助更多困难群众。
“镇党委、政府坚持拓宽收入渠道与扶志扶智共同发力,一方面把教育资源与帮扶政策更多地向贫困家庭倾斜,另一方面密切关注贫困青年成长,积极为其提供工作岗位,鼓励他们提振脱贫志气、挺起脱贫腰板,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老僧堂镇扶贫办主任杜红旗介绍。截至目前,全镇共帮扶困难学生200余名,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镇扶贫办、安监办安排公益岗位2人,脱贫成果不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