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长春 胡克潜 霍琳娜
从事眼科工作19年,接待患者超万人;35岁晋级眼科副主任医师,成为汶上县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2016年获得“汶上县中医院特殊贡献奖”,2017年获得“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她,就是汶上县中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高鸽。
今年41岁的高鸽,从1999年毕业分配到汶上县中医院工作,19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抛洒在眼科这个专业中;19年来,她帮助过无数的患者看到了明亮的世界;19年来,她培养了一个又一个投身眼科事业的骨干人才;19年来,她心中始终保持一个目标,那就是倾尽一生为眼科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更多患者拥有“光明”。
精益求精,磨砺过硬医技
多年的眼科临床工作让高鸽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掌握精湛的医技,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为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技能提高自己,高鸽认真钻研眼科医学理论,眼科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从不放弃任何学习和进步的机会。2002年至2004年,她脱产在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了两年,顺利拿到了本科学历,取得了学士学位。为提升临床水平和经验,2001年、2014年,她又先后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临床工作中,在搞好经验总结的同时,她注重开拓创新,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并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对临床工作开展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其中,《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临床研究》获得2008年汶上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泪道探通术中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泪道阻塞》获得2012年汶上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2006年11月聘为眼科主治医师, 2012年35岁的高鸽晋级眼科副主任医师,成为汶上县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2016年1月,高鸽被医院任命为眼科主任。2016年获得“汶上县中医院特殊贡献奖”, 2017年获得“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
“有的患者家属会问我手术风险大不大,但我认为,对于患者和他的家庭来说,成功率只有0和100%的区别。作为医生,我只有尽力提升自己,尽力做到100%。”高鸽说道。
专科共建,锻造医疗高地
2015年,汶上县中医院依托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与北京眼科远程视界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投资300余万元,购置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眼底照相造影仪、视网膜激光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尽快地运用远程会诊平台打开工作局面,高鸽坚信只要肯动脑子、肯出力,就一定能够克服面前的这些困难。与科里同事一起每天早来晚走,放弃节假日休息,集中精力,研修新理论,实践新技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便全面掌握了各种先进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令合作方大吃一惊说“与我们合作的,你们是第一家在这么短时间就全部会操作的”。
在积极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同时,高鸽又新开展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植术等多项眼科新技术、新项目。技术实力的出类拔萃让汶上县中医院眼科在百姓中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周边的县市区慕名而来的患者逐渐增多。2016年以来,眼科住院病人3000余例,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2300余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400余例,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300余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术500余例,均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在高鸽的带领下,汶上县中医院眼科医护工作稳定,两年多来未发生医疗事故,被济宁市卫计局评为“济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仁心仁术,造福万千百姓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高鸽说,“我的目标就是把汶上县中医院眼科打造成患者心灵之窗的‘窗口’!“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白石镇的柏立秋因家庭贫困,没钱治疗,双眼失明近10年,生活不能自理。因为认为自己是整个家庭的累赘,老人曾几次生出轻生的念头。后来,老人的女儿强行带他来院,想试试“碰碰运气”。经过充分的检查评估,和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交流,高鸽决定对老人实行免费白内障手术,并为他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术后第一天,病人的视力就已经达到0.4。去查房时,柏立秋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说,“谢谢你高主任,是你让我重见了光明,我不再是家里的累赘了!”
高鸽是眼科主任,在她的病房里,手术病人的住院费用大都很低。她总是认为,很多病人来自农村,经济不宽裕,能不用高价药,就坚决不用。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高鸽四处奔走申请社会慈善基金,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解决了贫困家庭看病难的问题。考虑到农村的老年人眼病患者较多,他们信息闭塞,且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来医院诊治多有不便,她带领科室人员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科普知识,增强群众自查自防的意识。同时,每周两次组织人员下乡筛查,对筛查出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截至目前,已为2300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