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这座位于京杭运河畔的小城,与其他运河沿线城市一样,因运河而兴,得运河滋养。又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征,它比一般的运河沿线城市更多了些传奇色彩:它曾因黄金水道的流经而繁华一时,也曾被无情的炮火毁于一旦。2008年,台儿庄古城恢复重建,被大战毁掉的台儿庄复活,融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的文化定位,成就了现在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旅游小城。
清一色的明清古建筑,灰砖青瓦,琉璃屋檐上是栩栩如生的飞檐,红木门窗整洁有序,巨石雕镂的门牌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踏着苔痕滑落的青阶,游荡在古街古巷,无论是高台亭榭还是商铺小巷,都一尘不染,无一不透露着古城之净、古城之美。
在台儿庄古城里,每天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演出络绎不绝:既有浓郁传统文化风韵的运河大鼓、柳琴戏和皮影戏,也有充满现代风情的电音水趴和马戏表演;既有再现大运河繁华历史的大型情景剧《乾隆巡游台儿庄》,亦有展现威武不屈的台儿庄大战精神的鼓乐剧《台儿庄大捷》;既有充满本土气息的社火巡游,也有来自宝岛台湾的阵头文化……丰富多彩的演艺活动,融汇南北,贯通中西,恰与台儿庄古城的运河文化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逐步形成了台儿庄古城特有的文化演艺品牌。
桨声灯影,舟楫摇曳,夜宿在台儿庄,流连于古城小巷之中,老城的味道油然而来。船妹子的歌声,酒家的叫卖,袅袅不绝。大红灯笼高低错落,青砖粉墙,霓虹璀璨。在人群中穿梭,在古建筑中寻觅,在石板小巷漫步……
悠悠古运河,千年流淌生生不息,台儿庄古城通过对运河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对运河文化的深度挖掘,再现了“入夜,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历史古韵和繁华景象,台儿庄境内“最后一段活着的古运河”,承载着昨天的辉煌与骄傲,也孕育着明天的希望和曙光。
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不论男女老幼,每个到这里畅游的人,都能在这里开启自己独特的寻梦之旅。
■本报记者 刘建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