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粲
本报通讯员 李盈盈 孟庆常
新打的机井正涓涓流水灌向农田,新安装的路灯照亮着村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曲阜市吴村镇中心村正一天一个样,诠释着“昔日穷山村,今朝幸福园”的含义。从昔日的清贫穷苦到如今的美丽蜕变,得益于精准扶贫,也凝聚着市环保局和驻村工作组的倾情帮扶。
自入村以来,工作组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干部会议,以及登门入户与村民促膝长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工作组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组织开展了“让支部班子强起来,让村两委干部硬起来,让党员身份形象亮起来”的大讨论,及时查找弥补中心村党组织建设的短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扭转了曾一度在全镇落后的局面。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驻村第一书记孔鲲经常与建档立卡户在一起拉家常、沟通交流,在交往中摸实了贫困家庭的真正需求和实际困难。“既然我来到中心村,就要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这是孔鲲常说的一句话。他先后利用“六一”、“七一”、中秋等节日筹集资金,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困难党员群众,为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申请了10000元项目救助,为2户贫困家庭实施了政策帮扶。
工作组与所在单位协调10万余元资金为村内胡同安装太阳能路灯63盏,以前村庄“中心大街亮晶晶,背街小巷黑洞洞”的现象现在得到彻底改变。工作组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投资111万元新上小型湿地项目,对村西存在多年的臭水坑塘进行彻底治理,为村民打造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针对群众农田灌溉困难问题,工作组积极协调第一书记项目资金10万元,在村南麦田新打机井的同时,又协调曲阜市水利局修建河流截浅工程,采用抽取地下水与收集地表水两者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改善农田灌溉难问题。
为方便服务村民及改善党员活动条件,工作组协调派出单位、曲阜市下派工作团及吴村镇党委政府,三方投资为中心村新建一处便民服务中心,预算投资90万元,积极协调济宁市水利局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
没有豪言壮语,真心实意帮农民办好每一件实事。目前,驻村工作组已为该村引入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如今,村里贫困群众在工作组的带领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力争2018年底从贫困中出列,实现同步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