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结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这一论述,无疑给基层干部吃上了“定心丸”,让他们扔掉包袱、轻装上阵,放开手脚去干事创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很多干部是“5+2”“白加黑”地干,很是辛苦。而且,有的工作没有规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如果贸然去干,很可能引起一些矛盾和风险,最后还可能被问责,这就导致一些干部因害怕被问责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有的甚至“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
叫别人担当作为,自己首先要担当作为,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需要一大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然而,干事就可能会有风险,难免会有失误,在风险和失误面前,能够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这本身就是一种担当作为的体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准确区分是“犯错”还是“犯规”、是“主观无意”还是“明知故犯”、是“大胆改革”还是“无视规矩”,既不能让目无法纪者躲过惩罚、投机钻营者占了便宜,也不能让干事创业的干部吃苦又吃亏、流汗又流泪。尤其对那些个性鲜明、有魄力、能干事,但也容易得罪人的干部,更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撑腰鼓劲。如此,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就会越来越多。
解开了思想上的扣子,才能迈出实干的步子。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面对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一些干部经常发出“思想压力过大、身心倍感疲惫”的感叹,这个时候干部思想工作不能缺席。只有打好“提前量”,对干部进行心理疏导,才能减少或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能让干部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身后有组织这个坚强后盾,从而安心工作,担当作为。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