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发出“不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时代强音!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法宝,贯穿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7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清醒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认识的过程,也是对中国实际不断认识的过程,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前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时代性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停止。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相结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它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党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巨大影响,正在于它掌握武装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内在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理论创新,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最新实际相结合,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社会化、各种社会思潮并立博弈的大势,面对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条件考验,面对更加尖锐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强调不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社会实践,不仅需要深入浅出地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要在帮助人民群众确立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为其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前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着力抓好两件事。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领会掌握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把握工作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才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甚至误入歧途,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断与中国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要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根本目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干部、教育群众。当前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在干部群众中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从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客观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和一些党员干部说做不一的现象,使理论教育工作乏力难做;从中国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看,某些官员腐败问题、贫富分化,就业、教育、医疗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不足,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出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都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清醒、估计充分,采取有力措施,有的放矢地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积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思考,善于在发现规律中进行总结提升,改进宣传方式和手段,在广泛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理论宣传更好地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途径。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及愿望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和把握中国发展大势,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通过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形成,凝聚了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武器,必须长期坚持认真贯彻。面对新时代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向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全体党员干部更要争作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承者、信仰者、坚定者,在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补足精神之“钙”,切实增强理论自信,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照亮未来。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