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咕咚,是郧阳独有的一道传统凉吃,其发明年代久远,已不可考。每当盛夏来临,酷热难耐,人们食欲不振时,总会吃一顿蛤蟆咕咚消消暑,开开胃口。郧阳人口中的蛤蟆咕咚,即“小蝌蚪”,是一种面食,被漏成了一粒粒的蝌蚪状,故称“蛤蟆咕咚”。
做蛤蟆咕咚有三样材料必不可少,一是面粉,二是冰凉的水,三是郧阳乳酸菜。
原则上,做蛤蟆咕咚无论什么面粉都行,包谷面、豌豆面、蚕豆面、绿豆面、麦面、红薯面都可入选,但最好吃的无疑是包谷面,那种独特的香味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蛤蟆咕咚的做法,是在大锅里倒入适量水,烧沸腾后,取面粉搅拌成稀面汁,倒入锅里搅拌,直到熟透成为晶莹的稠糊状为止。接下来,就是漏蛤蟆咕咚了。先在灶台上放一个大盆,最好是瓦盆,倒入一些冰凉的水。在过去,人们会用长绳系一瓦罐,下到十余米的井底取水,而现在用冰箱制水更方便。
等大盆里装入适量凉水后,就取来均匀布满指头粗细孔眼的葫芦瓢端在手中,把稠面糊盛到瓢中,用盛饭的大勺子底下压,稠面糊穿过孔眼,自然掉落,形成一个个“蝌蚪”,在冰凉水的浸泡下慢慢变凉。这样,漏一瓢换一次凉水,等全部漏完后,再换几次凉水,使盆里的蛤蟆咕咚凉透。
在等待蛤蟆咕咚凉透的过程中,就要制作酸菜汤了。取一些郧阳乳酸菜,切碎上锅炒,加上葱、姜、蒜、辣椒、花椒等调料,添适量水烧开,一锅香气诱人的酸菜汤就制作好了。
把一尾尾灵动的蛤蟆咕咚盛入碗中,浇上一些酸菜汤即可进食。吃蛤蟆咕咚需要技巧,不能咬,不能咀嚼,只能用舌头卷起囫囵吞下。因为蛤蟆咕咚内部是淡而无味的,酸菜汤无法浸入其中,咀嚼后满嘴都是面糊,寡淡无味。而囫囵吞下,就使得面香在酸菜汤内妙不可言,从口腔到喉管,全是连续不断的爽滑和酸辣香。
郧阳人好的就是这一口,看着碗里,是一粒粒白里透黄、灵动诱人的精灵;吞滑下的,是清凉爽口、酸辣柔滑的美味,有一种在盛夏里作一回神仙的体验。
如果肠胃不好,不宜吃凉食也没有关系,把蛤蟆咕咚倒入酸菜汤里,回锅热透再吃,依然酸辣爽口,不失人间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