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6日
首页
第01版:

治理好了就是“聚宝盆”

■本报评论员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潘安湖采煤塌陷区整治情况时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煤炭资源大市,治理采煤塌陷地是济宁和徐州共同面对的难题。近年来,徐州成功走出一条综合施治的道路,值得济宁学习借鉴。

徐州是江苏省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煤炭基地,煤田赋存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2.4%,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土地资源挖损、压占、地面塌陷、房屋开裂、林木植被破坏,在生态环境上付出了代价、留下了欠账,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损害。为破解这一历史难题,徐州坚持“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建则建、宜生态则生态”的综合治理原则,全力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运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不可否认,作为同样是煤炭资源大市的济宁,也面临着相似的状况,为治理塌陷地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多年的采煤塌陷地治理、地质环境修复等治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一套有效治理方法,中央和省对我市转型发展、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李克强总理曾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在我市举办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高层研讨会,国土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地质环境管理暨矿山复绿行动现场会。

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认真学习徐州的成功经验,对于更好地提升济宁塌陷地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徐州在治理工作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切合自身实际的方法,如矿地融合发展、加大各类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紧抓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发展绿色矿业等,成功开发出潘安湖景区、安国湖湿地、龙固镇龙湖湿地、泉山经济开发区等,极大缓解了人地矛盾,改善了塌陷区环境,提高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了采煤塌陷区土地经济利用价值最大化。认真研究学习这些做法,必将对我市的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思路和启迪。

思路决定出路。塌陷地本来是过度开采对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但是,如果科学治理、合理开发,就会成为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经济勃发的“聚宝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等,为我们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未来的治理工作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立足市情,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方法,大力实施生态突破战略,塌陷地一定能够变成“聚宝盆”,造福济宁,造福人民!

2018-07-26 1 1 日报 content_570022.html 1 治理好了就是“聚宝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