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济宁,孔林、孔府、孔庙的历史厚重感,深深震撼了黄亚洲。在写作《我在孔子故里歌唱》的时候,黄亚洲对孔子的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描绘。孔子的行为、思想、价值观,成为诗中的核心内容。
黄亚洲,诗人、剧作家,现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诗刊》评委,曾任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品获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金鸡奖、金鹰奖、华表奖、飞天奖、百合奖,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次。
作为诗人和文学组织工作者,不光和诗人打交道,也和散文家打交道,和作家打交道。广泛的交流与涉猎之后,黄亚洲涉足电视剧本。尤其在嘉兴担任作协副主席的时候,在红船上工作,让黄亚洲对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作协主席和党员作家,黄亚洲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的作品就是要把重大题材表现出来。
主旋律的创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紧密结合当前最新的理论研究,增加情节与思考。每一次创作,都让黄亚洲对党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编剧,读者和观众能从自己作品中获得对党史更加全面的认识,是一件十分光荣地事情。
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影响了每一个人。作家和诗人感情不能缺席,认识不能缺席,意识不能缺席,要鼓舞人们勇敢抗击疫情。他一天写三四首诗,用电话采访的形式,讴歌抗击新冠疫情路上感人的故事。一个诗人,真正有了创作的冲动,就要把思考及时表达出来。今年3月,黄亚洲出版了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本抗疫主题的诗集。
黄亚洲是个不折不扣的乐观主义者。人活在世界上,就要鼓舞着别人一起往前走,人类不是不朽的,但把积极心态传授给同胞,就有意义。年轻的心态,是71岁的黄亚洲依然积极创作的力量源泉。
当《文化周末》记者问到,红色文化剧本创作过程中,如何处理虚构和非虚构间的关系?黄亚洲给出了八个字的答案:“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关键是在那个年代,人物的思想和经历,能不能说出那个话来,以及人物说话的立足点,像不像这个人说的。这其实考验的是作家的智慧和本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向前看和向后看之间,有着怎么样的联系呢?黄亚洲表示,向后看,就是为了向前看。向后看,是整理经验教训,汲取优质内容,获得向前看的力量。
《我在孔子故里歌唱》创作中,如何处理诗学、美学和孔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调和?黄亚洲说,诗人要用多种艺术手段和写作方式进行写作。站在诗人的层面,不能照搬,照搬就变成了解说词,要有调动人们情感的能力。艺术实际上是一种摸索,通过积累,形成一定具有规律性的内容,从中来处理描绘的文本。
在济宁期间,黄亚洲参观了乔羽纪念馆和郑均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