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4日
第04版:

技能比拼展风采 累累硕果挂枝端

——写在济宁市技师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之际

■本报记者 李允 本报通讯员 李福良 魏林娜

这,是一场令人振奋的比赛。

这,是一个技能竞技的舞台。

11月14日至15日, 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多媒体作品制作员(5G+MR资源开发)全国总决赛在我市顺利举行。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64支代表队128名选手同场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济宁市技师学院师生代表队披荆斩棘,获得佳绩。其中,教师申坤和刘加宁、姜卫东和项良庆分获职工组第1名和第3名,均为一等奖;学生张伦镁和刘广杨、刘天正和王福阳,分别获得学生组第2名(一等奖)和第6名(二等奖)。而作为本次活动承办方济宁市技师学院,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全力保障了竞赛得顺利开展,赢的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大赛落户济宁 学院倾心服务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济宁市技师学院作为东道主承办全国性的技能大赛还是第一次,市里各部门高度重视,学院竭尽所能为竞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好的场地、设施,做好一切配合工作,希望能给前来参赛的人员留下美好的印象,确保大赛圆满完成。”在赛前,济宁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贺永红如是说。

据了解,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5G+MR资源开发赛项总决赛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由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宁市高新区管委会、济宁市技师学院等共同承办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场设计盛宴。本次大赛从17个省市、自治区的64支代表队128名参赛选手中,评选出职工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学生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其中职工组前2名的选手,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后,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为做好本次大赛的准备工作,济宁市技师学院选拨优秀的在校生作为活动的志愿者,他们身着亮丽的红色上衣穿梭在赛场的各个地方,为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带来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到来自学院的温暖关怀。

竞赛伊始,身为此次活动志愿者的廉彪说:“志愿者工作看起来普通而平凡,却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在帮助前来参赛的选手老师时,总会有一种奉献的喜悦,感受到一种幸福。”

“从比赛开始前两天的准备工作到今天,我们这些志愿者引导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队参赛,维持了秩序,节约了时间,也使我自己感受到了团体合作的重要性,个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很荣幸参加这次活动,获得这次锻炼机会。”刘子轩说。

赛场比拼技能 场下思想交流

11月14日上午8时许,在高新区体育馆,一向人来人往的这里戒备严密,工作人员正在做着竞赛最后的准备工作。

检查证件、分配场地、调试机器、体温检测……赛场内,所有的人都在紧张忙碌着。9时30分,比赛开始,参赛选手根据考试试题,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起来。来自江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对于这次的比赛非常重视,先后经过了3次选拔,国庆、周末都在备考,希望他们的参赛选手的付出能有收获,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是我们第一次参赛,学生们从6月份开始准备,因为学院对学生MR资源开发部分并没有专门指导,主要是让学生去企业学习、自学为主。济宁市技师学院作为本次竞赛的承办方已经做得很好了,接待服务很好,我们非常满意”。来自海南代表队的魏老师说。

“为做好本次大赛的准备工作,今年6月份学院开始建立团队,教师学生各6组,建立团队后,暑假取消,一直到比赛前两天,部分软件不是很懂,边学边练,开始时学校内部筛选,主要集中训练和自己的模拟练习,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省赛以后晚上最早11点回家,有时在学校留宿,最多连续熬夜6天,我想既然参加了,就竭尽全力完成”。获得本次大赛职工组第一名的济宁市技师学院参赛选手刘加宁和申坤说。

济宁市技师学院在这次比赛中可谓收获颇丰,不仅取得职工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由姜卫东和项良庆组成的职工团队还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这两人的组合是本次比赛年龄跨度最大的一对组合,可谓“最萌”年龄差。25岁的项良庆老师跟52岁的姜卫东老师搭档初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年龄上的巨大差距,两人在比赛项目的调色和外观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随着不断的训练,不断地磨合,两人逐渐找到了比赛感觉,合作也越来越默契,备赛期的几次内部比赛完成度都非常高。“姜老师在这次比赛中对我帮助特别大,在传授自身经验的同时,还乐于分享,给我的感觉他像父亲、像老师、又像朋友。”项良庆老师说。姜卫东老师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平时下了班,姜老师都会第一时间赶回家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但是在他们组队期间,为了不影响训练,姜老师将母亲送到哥哥家,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比赛备战中来,以至于比赛结束后,当其他人都在关注成绩时,姜老师却赶回哥哥家看望母亲。

荣誉只属现在 期待下次精彩

11月15日,竞赛所有项目进行完毕,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多媒体作品制作员(5G+MR资源开发)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整个过程下来从知识上、比赛经验上我们收获很多。我对于济宁市技师学院提供的大赛服务工作十分满意,参加比赛感觉很紧张,对取得的成绩还是挺满意的,考试中虽然出现了一点小插曲,不过不影响考试进程,参加这样的比赛更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来自北京技师院校的刘超说。“这是一次圆满成功的竞赛,展示了多媒体作品制作员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道德风貌,促进了相互间的学习交流合作,希望参赛人员把竞赛中学到的经验带回去更好地指导工作。作为承办方,学院收获了宝贵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念,竞赛的举办必将有力促进我国5G+MR资源开发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竞赛结束后,济宁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贺永红信心满满。

近年来,济宁市技师学院以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5G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水平为己任,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产教融合”的宗旨,不断引领院校优化专业课程和实训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由技师学院牵头组建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构建“三大圈层”,运作“五大平台”,在深入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全力建设“四师型”教师队伍、推进校地企深度合作、促进产教研融合发展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技能人才培养功能进一步彰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本次职业技能大赛,是全国多媒体作品制作行业一次权威性、专业性的比赛,既是推动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推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求的重要措施。

赛场上,选手们团结合作,奋勇拼搏,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水平展示了职业技工院校师生的良好风貌,同时,大赛规模层次之高、竞赛涉及面之广也充分体现出多媒体作品制作的职业技术含量。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济宁市技师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促进办学能力、育人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全面助力虚拟现实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激发广大职业技工院校师生练技增能的积极性,为培养出一大批虚拟现实高端人才、创新型人才及实用型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职工组第1名(一等奖)

获得者刘加宁和申坤

职工组第3名(一等奖)

获得者姜卫东和项良庆

学生组第2名(一等奖)获得者张伦镁和刘广杨

学生组第6名(二等奖)

获得者刘天正和王福阳

2020-12-04 ——写在济宁市技师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之际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6778.html 1 技能比拼展风采 累累硕果挂枝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