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市政府法制办(市行政执法监督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济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担当作为、履行尽责,政府法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强化依法行政统筹能力,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规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目标,强化督促考核,狠抓工作落实,全面促进依法行政提质增效。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制度,组建成立“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召开了“济宁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座谈会”,形成了具有济宁特色的“政府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法律专家库”工作模式, 1至6月份,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起草、政府决策咨询服务、规范性文件和政府合同的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的办理等工作89人次,向市政府部门、单位提供法律服务11人次,成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化解纷争、服务群众的好帮手。组织召开了“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形成了长期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评估的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承担新任务,立足法制工作实际,实施十项措施,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拓展渠道、丰富内容,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工作的助力作用,为我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强化科学民主立法,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支撑。今年以来,市政府法制办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为目标,政府立法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截止到6月底,共审查地方立法项目2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4件,一般性文件229件,政府合同33件;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各报备规范性文件3件;审查县(市、区)政府报备的规范性文件36件、市政府部门报备的规范性文件6件;办理省法规规章征求意见37件;参与市政府文件清理工作,审查文件890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济宁市人民政府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确定政府规章项目5件(其中年内完成立法项目1件,调研立法项目4件)、地方性法规草案项目6件(其中年内提报立法项目草案2件,调研立法项目4件),严格按照市政府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和解释等各个环节的制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提请市政府制定了《济宁市人民政府2018年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确定计划出台项目20件,抓紧调查研究的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17件,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确保出台的文件内容合法,符合济宁实际,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从制度上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实效,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市行政执法监督局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配合市编办、市职能办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做好任城区相对集中许可权和各县市区(功能区)相对集中处罚权的审查报批工作。结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对下放的行政权力承接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营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执法环境。依托“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和“济宁市政府法制网”,建立网上法制监督系统,设立网上行政执法投诉窗口、开通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建立起规范快捷的调查处理和反馈落实机制。对全市持有山东省行政执法证件需四年年审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公共法律知识更新培训,参加培训人员1094名,修满必修课程和学分的人员993名,培训合格率95%;5月19日和23日,全市培训合格的四年年审行政执法人员分批次参加了省法制办统一组织的公共法律知识网上初考和补考,经过严格的考试程序,732人成绩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合格率77%;216人没有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均被取消行政执法资格,不予审核办理行政执法证件。
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市行政复议办公室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全面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复议申请,努力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1至6月份,市政府本级共办结行政复议案件59件,其中,通过撤销、确认违法、责令限期履行等方式纠错26件,通过撤回申请、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8件,综合纠错率57.63%。市、县两级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全面启用“山东省行政复议应诉信息化办案系统”,不仅实现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立案登记、案件审理、文件传输、全程监督等工作的电子化网上办理,还能对案件类型、发生领域等事项进行实时统计,生成相应统计分析图,极大地提高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诉讼法》,严格落实行政应诉各项制度,从深化认识、完善制度、积极应诉、履行判决等方面强化督导,确保各级各部门依法办理应诉案件、自觉履行法定职责。济宁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全面贯彻落实《仲裁法》,深入推进仲裁“两化”(案件受理多样化、案件处理多元化)试点工作,仲裁案件数量、办理质量和效率均大幅提升,截至6月30日,共受理各类仲裁案件779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39%;争议标的额35.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0.68%。审结案件316件,案件审结率为40.56%,自动履行率达92 %,调解和解率达63%。
强化党建和作风建设,为建设政府法制工作夯实基础。市政府法制办成立了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领导小组,把相关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日常督查,纳入年底考核指标。突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认真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五个一”活动,讲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到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领导带队到第一书记包驻村走访慰问、到包保社区路段集中开展创城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市政府法制办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成立了机关党委,建立了7个党支部,配备正科级专职副书记1名,设立了机关党建科,目前,内设科室(单位)先后荣获一个“机关党建品牌”、两个“十佳文明窗口”、四个“共产党员先锋岗”荣誉称号。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关键时期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市政府法制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努力开创全市政府法制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市法治政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