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0日
首页
第01版:

答好济宁宜居宜业生态卷

■本报记者 张帆

我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市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要构建“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的特色生态环。

“生态环建设指挥部是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下属12个重点项目作战指挥部之一,将结合城市四周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与平原水库、水利公园、湿地公园、农业田园综合体相结合,建设环城生态带,加快公园绿地、河道绿廊等绿地系统建设,形成‘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的特色生态环。”生态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 “一环”是以环城的集中塌陷区为主体,统筹水系、林田、道路等要素资源,综合城市发展空间预判,围绕中心城区划定1至15公里宽度不等的生态带空间、长约130公里,总面积636平方公里。区内突出生态功能,同时作为锚固城市发展边界,避免蔓延式扩张。“八水”是指八条城市外围主要河流,分别为洙水河、老赵王河、老运河、梁济运河、洸府河、杨家河、跃进沟、蓼河、泗河。对其进行景观提升的同时,强化水系间的连通,实现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资源调配,打造河湖共生的生态水网。“十二明珠”是结合深度塌陷区,规划了龙拱湖、马场湖、凤鸣湖、天宝寺湖、少康湖、如意湖、龙湖、兴隆湖、王因湖、十里湖、九曲湖等11处生态湿地,连同太白湖景区,犹如12个明珠镶嵌在环城生态带上,各个明珠定位各不相同,分别植入文化休闲、郊野体验、医疗康养等不同功能,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

号角已经吹响,关键在于行动。生态环建设指挥部承担引汶补源入济水系连通工程、引泗总干渠、济宁市城北水系综合整治开发建设工程、南阳湖农场田园综合体等17项重点项目督导保障工作,其中市级重点督导项目6项,指挥部重点督导项目11项。指挥部组建后,按照市委市政府“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要求,结合指挥部承担的具体任务,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高质量完成指挥部组建工作。生态环建设指挥部坚持精干高效原则,按照“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 的标准从全市范围内抽调16名同志组成指挥部专班。在迅速开展承担的工作同时,不忘指挥部内部规则制度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建立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周例会制度,设立每周工作清单、销号制度,对指挥部每周需要办理的事项实行周一例会布置、列入工作清单,下周一例会汇报工作落实情况、落实完毕销号;严格按照“六真六能”标准加强指挥部专班人员自身管理;指挥部各办公室根据自身承担的任务制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并上墙张贴。

责任与担当是实现目标必须要有的精神,“挂图作战”体现着责任与担当。为按期完成挂图作战前期准备工作,生态环建设指挥部成立后,先后召集项目专题座谈会10余次,通过与重点项目承担单位和部门的座谈、交流,充分调研、摸清弄透各重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状态。在此基础上梳理、编制出3个市级重点督导项目和6个指挥部重点督导项目的作战进度图和作战保障图,并按照市推进办的时间节点要求将作战进度图和作战保障图上墙,为“按图作战、按图督导、按图问责”打下坚实基础。运用信息化手段建“两库”做强保障支撑。逐步建立健全“项目数据库”和“政策保障数据库”。通过“项目数据库”详实记录各重点项目的基本情况、推进节点、责任主体等基本信息,为挂图作战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通过“政策保障数据库”收集、收录中央、省、市关于土地、环保、水利、复垦等涉及生态环项目建设的政策,具体到文件内容索引、发文机关及文件号,为下一步做好作战保障提供政策数据支撑。

狠抓落实,需要真正了解一线、掌握一线。生态环建设指挥部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深入一线找短板、深入一线解难题、深入一线优服务、深入一线促工作,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深入汶上军屯乡、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实地考察调研引汶补源入济水系连通工程,召开引汶补源入济水系连通工程专题推进会,研究加快推进该工程的具体措施,部署落实工程进度的任务。组织人员到邹城市太平镇实地考察调研太平煤矿塌陷地治理项目,提前谋划“城市绿芯”规划。

2018-07-10 1 1 日报 content_567006.html 1 答好济宁宜居宜业生态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