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世友 范培倩 袁进
一个个大项目加速崛起,一项项改革先行先试,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任城区按照“抓攻坚、求突破、走前列、争一流”的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重点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实施中心城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放管服”改革等重点工作,迅速掀起大抓项目大抓落实的热潮。
城市建设 量质齐升
7月1日上午,济州古城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该项目承载着“国家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大运河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旅游目的地城市夜消费中心和济宁市高品质生活休闲中心”四大功能,建成后将成为一座“以济州古城为平台,以运河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古城。
“项目拟投资62亿元,项目成熟期预计年游客量可达50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人。”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将以“旅游+”和“文化+”获取城市新动能,打造体现济宁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任城区作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主力军,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精致发展理念,坚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大力实施城市“北进、西跨、中优”战略,任城新区成为城市新标杆,运河新城建设全面展开,主城区更新焕发新活力,“三城同建”不断向高品质发展。
以运河新城、运河文化经济带为牵动,以传承运河文化为主脉,高标准编制运河新城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核心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凤凰台组团、运河书香小镇建设,强力推进总投资300亿元的42个重点项目,着力打造“科技引领、绿色低碳、城河共融”的公园型新城。加快实施少康湖、煤炭塌陷地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推进城市北部加快崛起。强力攻坚投资380亿元的66个棚改项目,突出抓好运河总督衙门恢复重建、济安台古文化街区等运河文化记忆项目,全面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高楼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环境越来越美,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城市品质有了极大提升。”开了十多年出租车的李师傅对于任城区的变化感触至深。
动能转换 提档升级
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位于安居街道的中兴智慧城市产业园研发大楼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产业园项目为山东省重点项目,总投资45亿元,截至目前,数据中心大楼主体已经完工,34家高新企业签约入园。”该项目负责人说。
抓项目就是抓新的增长点,就是培育新动能。5月30日,总投资50亿元的安徒生丹麦童话主题小镇项目正式落地任城,预计2019年建成。“项目建成后,将为任城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在签约仪式上,任城区委书记岳根才说。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前段时间,一大批项目集中落地开工,包括汇源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山东普信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动传媒动漫文化创意园等18个重大项目。
“此次开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涵盖了节能环保、医疗养老、文旅创意、城市建设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任城区发改局重点办主任刘国庆介绍,这些重大项目将成为推动任城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任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为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尽快建成,任城区将总投资880亿元的52 个A 类项目、总投资870 亿元的90 个B 类项目纳入13 个指挥部包保推进,对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实行“蓝黄红”牌制度,不断完善项目招引、落地、建设、运营服务全程闭环体系。
改革创新 活力迸发
前段时间,济宁正大物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办事员张克来到任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理股东变更手续。“没想到办理得这么顺利,大厅里穿着红马甲的帮办员帮我办理,而且还免费!”张克很满意。
张克的获得感得益于任城区深入推进的放管服改革。任城区安监局在“只跑一次腿”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施“全程网办”,采用远程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现场审核—快递证件的方式,实现了行政审批“零跑腿”。
“以前企业过来办证得成批的排队等,现在网上提交,窗口人员交给我之后,马上就可以安排人过去现场审核办理了。”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安监局窗口的许可服务科科长刘晓伟说。截至目前,已经办理了50件“零跑腿”危化品经营许可证,不但提高了审批效率,缩短了办证时间,而且降低了创业成本,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上快人一步。
值得关注的是,6月1日,省政府发布《关于济宁市任城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批复》,任城区将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这也成为全省首家建成区设立的行政审批部门。届时全区160余项行政项目将集中办理,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让市民少跑一次腿。
“放管服”改革只是任城区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任城区精心组织安排部署“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新一轮“十大改革事项”,其中“扎实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园区创新跨越发展”又是一项创新性改革。
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错位发展、镇园联动”的发展模式,组建综合性开发公司,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同时,创新园区用人制度、考核激励机制、市场化招商机制,坚决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全面释放园区发展活力。
以干促落实,以干谋发展。“开发区年内将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招引过亿元项目20个,力争五年内达到千亿级规模、国家级开发区标准,形成新的增长极。”任城区委书记岳根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