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8日
首页
第03版:

邹城“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葛新)近年来,邹城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的着力点,以唐村镇为试点,创新实施“新乡贤”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巩固基层党建、涵育乡风文明、推动村级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严格选贤任能。制定《新乡贤推选实施方案》,明确新乡贤选拔标准和范围,采取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提名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经村党支部表决通过后,报镇党委审批备案,确定各村新乡贤人数一般为2—5人。完善新乡贤管理办法,成立乡贤会,选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乡贤会秘书长原则上由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

推动稳定和谐。利用新乡贤扎根群众的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在基层解决。包庄村修路占用土地的赔偿款因手续问题没有及时落实,村里的新乡贤主动深入各户家中安抚情绪,先后5次与村干部沟通,促进问题圆满解决,避免了矛盾激化。中唐村潘贞芹总结化解邻里纠纷的一对一调解、多渠道劝导以及亲情感化的“三法宝”,促进邻里和谐,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助推强村富民。鼓励支持新乡贤中的致富带头人发挥聪明才智,带领群众致富、促进集体增收。新乡贤惠计光改进传统工艺,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田泥塑”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在民间艺术品市场逐渐打响了品牌。外来乡贤刘孔华退休后投身乡村,将报废钢铁通过创意制作,打造成一件件艺术品,实现了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在新乡贤的带动下,唐村镇各村累计协调流转土地5600余亩,争取帮扶资金138万元,发展经营项目11个。

实施道德教化。着力挖掘乡贤代表潘榛“忠孝勤廉”四德文化,对有300年历史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潘榛图书馆,搭建传习乡贤文化的平台。新乡贤与党员干部组建文明劝导志愿队,走进村民家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推动实行新事新办。开设乡贤讲堂,发动群众提炼整理本族、本户家风家训,讲好乡贤故事,让乡贤的嘉言懿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乡里,带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有力地促进乡风文明。

投身公益事业。借助新乡贤投身公益的热情,对精准扶贫户、低保人群进行救助,补齐村级基本保障性服务的短板。王炉村五位乡贤人士自发成立了“梦想基金会”,连续五年为村里新考入大学生发放助学金。乡村医生齐正新自掏3000元为群众垫资缴纳新农合,家庭困难的群众前来寻医问药也从不收费。中唐村潘氏家祠、西颜村马王庙、王炉村石婆婆像均通过乡贤人士牵头捐资得以修缮。通过新乡贤的带动作用,促成了“人人向善行善,人人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

2018-07-08 1 1 日报 content_566918.html 1 邹城“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