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潘玉军 李宗君)近年来,中心店镇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文化振兴重要抓手,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丰富多元的文明活动,让精神文明之花绚丽绽放,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丰富活动载体,展示乡村振兴外在美。该镇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连年举办草莓文化节、杏花节、葡萄采摘节等文化活动打响知名度,带动收入百万元。以打造美丽乡村为抓手,建设了夜月溪湖、儒风大元和民俗尚寨等“六朵金花”,形成了“一园两廊、七村七田”的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共种植绿化乔木10万余株,灌木100万余株,治理河道、坑塘等水面1000余平方米,扮靓农民家园。深入挖掘“夜月溪湖”邹县古八景、中医文化园和尚寨民俗一条街等乡土文化景点,开拓系列旅游活动,成为都市近郊游首选地,吸引都市休闲客潮涌而来。
开展“最美”评选,散播文明乡风内在美。该镇连续举办四届最美中心人评选活动,评选出的最美创新者、最美领路人、最美奉献者、最美暖心人等涵盖多个行业及领域。开展“文明科室”评选活动,规范机关行为,改善工作环境,树立文明形象,激发全镇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先后有46个村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扶贫济困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8000余人,并将照片、事例等内容在“善行义举四德榜”上公示,在全镇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广泛组织惠民演出、电影入村等活动,连续举办3届广场舞大赛,组建广场舞队伍50余支、太极拳队伍12支、健步走队伍5支、精准扶贫帮扶队伍3支,乡风民俗令人耳目一新。
弘扬道德文化,留住记忆乡愁传承美。该镇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组建民间文化访谈组深入到12个村,形成文字材料17份,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列为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单位之一。结合明鲁王陵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孔子弟子原宪、南宫适的史料记载及典型事例,突出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和价值,打造君子文化馆,拓展政德教育品牌。邀请曲师大教授指导南宫适文化资源挖掘工作,围绕君子文化规划实施君子文化广场项目建设。打造中心三村民族团结一条街,采取农民画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反映各民族风情特色,积极倡导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尚寨竹马表演,以及二仙斗、剪纸工艺、艺术葫芦、庙会等传统文化元素融于生活,随处可见。玉皇山上建于乾隆年间济宁市现存最大的古戏楼得到妥善保护,与古庙、村庄融为一体,是传承华夏文化的一方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