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3日
第06版:

“扶贫羊”变“致富羊”

■本报通讯员 刘洁

“我从两只绵羊发展到今天的将近20只,去年的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挣钱了,心里也高兴,我还要好好干,争取把羊群的规模扩大到30只。”在嘉祥县万张街道杨屯村,站在自家羊圈前的杨万绪感慨不已,“精准扶贫”的政策让这位曾经的贫困户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

杨万绪的家庭情况有些特殊,作为万张街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万绪与老伴年近七十,没有劳动能力,儿子杨栋良患有肢体三级残疾,也丧失了劳动能力,孙女正在上学,家庭经济压力较大。通过精准识别,杨万绪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5月,杨万绪与万张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德利结成帮扶对子。从这一天开始,杨万绪家的日子悄悄发生着变化。

了解了杨万绪家的情况后,孙德利把工作分成了“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两个部分。“近期目标”是为杨万绪解决眼下急迫的生活难题,为此,孙德利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帮助杨万绪申请健康扶贫政策与教育扶贫政策帮扶,大大减少了一家人的医疗开支和教育开支。同时,孙德利还不定期给杨万绪带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缓解了杨万绪日常生活的压力。

解决了“近期目标”,孙德利开始为杨万绪进行“长远规划”。在孙德利看来,真正的扶贫,并不只是给钱、给物资,而是帮助贫困群众建立扶贫产业,化“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

2017年夏天,孙德利根据杨万绪家的现实情况,自费1000余元为杨万绪家购买两只绵羊,并争取相关部门的养殖知识培训,希望能帮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提高他们脱贫增收的干劲。

经过近3年的精心饲养,杨万绪家的绵羊由2只发展到5只、8只,直到今天的近20只。这几年间,杨万绪共卖出10余只羊,增加收入10000余元。2020扶贫年度,杨万绪的家庭纯收入达到35311元,人均收入达到8827元,较2015年底的收入翻了一番。杨万绪充满自信地说,“以后继续好好养羊,要是条件充足要再买点羊,把羊的规模扩大到30只,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近年来,我们狠抓产业帮扶,努力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先后参与了城建集团、科创园等一批好的产业项目,响应县政府号召,积极实践“总部基地+卫星工厂”模式,在村内设立手套“卫星工厂”,吸纳贫困群众就地务工,鼓励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流转贫困户土地,培训贫困群众种植、养殖技能等先进做法,贫困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有干劲,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盼望和期待。”孙德利这样说到。

2020-12-0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6680.html 1 “扶贫羊”变“致富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