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哲
太白湖新区石桥镇党委努力践行《济宁市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依托城市社区活动阵地,努力提升城市基层党的领导水平、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能、党组织服务城市社区发展能力和居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多措并举构建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下大力气建阵地
济宁太白湖新区石桥镇济东新村社区由居住区和辅助企业区两部分组成,拥有居民4万余人。人口流量动大、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在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工作量大、任务重。石桥镇党委担当作为,迎难而上,在积极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同时,攻坚克难建设社区活动阵地。
为构建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小区、网格红帆驿站等组成的服务阵地体系,形成覆盖面广、惠及者众的全域党建服务圈,有力提升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按照中共济宁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要求,在济东新村社区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在12个居民小区打造了“红帆驿站”。
济东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体建筑两层,共计1248平方米,太白湖新区党工委组织部、石桥镇党委精心设计打造了社区党校、儒学讲堂、党员教育室、图书室、书画室、文体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功能区块。社区党建工作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活动阵地,提供专业化、智能化、零距离的服务,拉近党群、干群距离,并协助政府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群众自治的目标。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石桥镇党委严格按照“红帆驿站”功能体系建设规范设置志愿服务岗亭,作为小区支部党员的活动阵地和“党情惠万家”的服务群众阵地。岗亭内安装了空调、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备,配备了爱心雨伞、饮水机、休息椅凳、针线包、打气筒、充电宝、医药急救箱等服务群众所需物品。
星级服务接地气
在石桥镇党委的领导下,济东新村社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今年8月份成立了济东新村社区党总支,先后完成了538名党员的组织关系移交工作。将济东新村社区12个园区划分为12个党支部,关系转接过来的退休老党员根据所在小区划分党支部,依托红帆驿站这个活动阵地服务社区居民。
济东新村社区党总支针对退休党员身体状况、居住和家庭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确保退休党员学习教育不缺课,更好发挥余热。
鉴于济东新村社区义工团、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基础较好、队伍较为庞大,石桥镇党委创造性地在社区内招募志愿者到红帆驿站开展工作。这些志愿者多以党员组成,分布在济东新村12个园区内,依托“红帆驿站”这个居民小区党支部、服务群众场所,与“民意5来听”行动相结合,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根据党员群众需求,为小区居民提供接地气的星级服务。
拉呱说事出实效
活动阵地建设起来了,人气聚起来了,志愿者们很快便进入角色。
广场舞扰民、社区养鸡……一条条民生矛盾在志愿者们的协调下妥善解决,越来越多居民知道小区门口红帆驿站就是拉呱说事、反映诉求、解决矛盾的地方, “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的社区治理成效凸显。
红帆驿站工作人员在工作记录台账详细记录咨询内容和要求,对于能现场解答的,工作人员当面予以答复;对于现场不能解答的,将咨询事项进行分类、整理,向有关部门咨询后,及时予以答复或提供相关材料。既方便了居民及时反映诉求,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又助推了社区治理模式的良性循环,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同时,“红帆驿站”与“民意5来听”、签约家庭医生、群众满意度宣传、义工团志愿者活动等深度融合,助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等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把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联动社区服务新格局。
石桥镇党委紧紧围绕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促进城市发展,聚焦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以“红色引领”凝聚城市社区治理合力,全面提升“党委统筹力、社区组织力、区域聚合力、治理引领力”,着力在优化城市社区党建领导体系、组织体系、人才体系、融合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等方面,全领域、全要素、全周期集中攻坚、整体协同推进,不断丰富城市基层党建“石桥路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