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6日
首页
第01版:

秸秆禁烧“千里眼”

■本报记者 唐修岳

“利用‘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对秸秆焚烧现象进行监控和预防,改变往年单纯依靠人力的方式,做到人防、技防相结合,出现火点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成为秸秆禁烧工作的‘好帮手’。”采访时,市禁烧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每年夏收、秋收季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我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今年,为进一步提高秸秆禁烧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支出,我市利用“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对秸秆焚烧现象进行监控和预防,为禁烧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做到将全镇的耕地范围全覆盖,实行24小时无缝隙监控,可从根本上转变秸秆禁烧的监控方式,既节约资金又确保效能,实现了禁烧监控无盲区。”济宁经开区马集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包含“蓝天卫士”视频监控平台和智能预警分析平台,系统融合了视频实时监控技术、图像智能分析技术、计算机智能学习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具有实时区域环境监控、焚烧智能识别、自动预警功能等优点。同时,平台依托移动基站铁塔资源,安装高清网络摄像头,通过基站光纤宽带连接至“千里眼”平台,能够对周围方圆2.5公里范围的农田进行全天候监管。烟、火、光等监控信息经由“蓝天卫士”监控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实时传送给监管人员,以便监管人员及时进行处置。

2018-07-16 1 1 日报 content_566151.html 1 秸秆禁烧“千里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