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30日
首页
第02版:

群众信赖的好书记

——记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党支部书记孙茂东

■本报记者 唐修岳

本报通讯员 陈雷 来金路 刘雪松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渔家汉子,一个村民眼中不辞辛劳、执着前行的领路人。他的梦想朴实而厚重:实现全村共同富裕,使渭河村鱼肥鸭壮、苇绿荷翠、莺歌鹭飞、村民幸福、欣欣向荣。十余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村庄发展、服务村民中……他就是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茂东。

“咱是党的人,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作为支部书记,孙茂东时刻把党建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为了解决部分流动党员村里管不着、驻地无人管的状况,孙茂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完善了一套富有湖区特色的工作运行机制。村党支部实行流动党员“每人一证、每人一卡、每季一访、每年一评”的“四个一”管理模式,构筑“水上红线工程”;先后在江苏省盐城及山东省东营、潍坊等地设立流动党员党小组,并在运输船队上设立流动党员活动室;规定外出党员平时在当地参加组织生活,“五一”“七一”“十一”“元旦”为流动党员的回归日,流动党员回来参加村党支部集体活动。开通流动党员QQ群、微信群,通过现代化手段随时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动态、学习情况,也让外出党员及时了解村内的发展和变化。还充分发挥流动党员致富信息多、交际面广的特点,让他们为家乡发展出谋献策,目前先后26项“致富金点子”被县乡村采用。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孙茂东知道,村集体经济是村里发展各项事业的基础。上任伊始,为了帮助村民发展水上运输,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帮助村民以村里的名义担保贷款,为村民跑资金、办手续,并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微山县兴渭航运公司,选聘专业经理人,把在外从事运输的村民纳入到航运公司的管理中来,这样既增强了公司在航运业中的竞争力,又能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为了让在村的村民脱贫致富,他自费到阳澄湖等地学习,大胆尝试引入了河蟹养殖技术。目前,全村养蟹面积已发展到7000余亩,打造了闻名全国的“八条腿”河蟹品牌,年收入过亿元。

“村支部书记虽然是最小的官,也和大官一样重要。”在渭河村民的心目中,孙书记就像一个大家长,村民们有啥事都找他拿主意,他是渭河群众的贴心人。2013年3月,村民姬宝霞查出患有直肠癌,孙茂东知道后,立马让姬宝霞家人带着她去济宁检查治疗,在他们失望无助之时,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发动全村群众捐款,协调县红十字会、县包保领导进行救助,前后帮助5万余元。后经多方打听,孙茂东帮姬宝霞联系了北京406解放军医院,在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下,姬宝霞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村里还帮助申请了大病救助,安排姬宝霞的丈夫杨兵开摩托艇来增加收入,现在一家人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你拿什么心对群众,群众就拿什么心待你。”十余年来,孙茂东为村里做的事情不胜枚举。近年来,孙茂东多次听村民反映,婚丧嫁娶花钱太多,不少家庭因此债台高筑。为打破人情负担的恶性循环,他拿自家的一桩喜事“现场办公”,对主持喜宴的长辈说:“这铺张浪费的风气要从咱这里开始改变,您老支持我的工作吧。”当场退掉份子钱,辞去乐队,将八大盘八大碗菜品减去一半……此后,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孙茂东出任理事会主任。接着制订《村规民约》,一条一条地写着喜宴待客桌数、菜品标准、闺女找婆家带头不收彩礼的表彰奖励措施等,并号召全村男青年带头参加县乡集体婚礼。就这样十年如一日,移风易俗新风逐渐在渭河村形成。

“当一任村官、兴一方事业、建一方文明,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孙茂东十余年如一日践行着“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孙茂东先后获第四届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劳动模范、省齐鲁乡村之星、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8-06-30 ——记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党支部书记孙茂东 1 1 日报 content_565448.html 1 群众信赖的好书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