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7日
首页
第02版:

带上健康奔小康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系基层群众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巡礼(下篇) 本报通讯员 张勇 高爽 李兴涛 季煦航

医以载道,疗以救人。一直以来,济医附院坚持医疗利民、惠民,积极开展走基层、下农村、免费义诊等健康扶贫活动,为全市人民群众“保健康、奔小康”作贡献。

扶贫不仅仅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情怀。济医附院胸怀“大爱无疆”的情怀,心系群众,并把这种责任和担当始终贯彻健康扶贫工作中,赢得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称赞。

组建保健医生工作团队

把健康送到农户家中

济医附院积极参加济宁市政府开展的“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抽调医疗、护理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基层百姓保健医生,赴市区周边任城区、鱼台县、金乡县及梁山县等42个行政村开展进农户送健康工作活动。这些保健医生走进千家万户,来到田间地头,为群众义诊,健康保健,指导疾病预防,帮助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45岁的王大哥是梁山县郝山头村人,2013年8月因外伤导致四肢瘫痪,住院治疗好转后回家自行功能锻炼,但是因为缺乏康复知识导致康复效果不佳,出院后一直无法站立。济医附院成人康复科治疗师杨宪章入户服务时了解了他的病情,专门为他进行了康复功能评定锻炼指导,制定了康复锻炼计划。当几个月后,杨宪章第二次来到患者家中时,患者腰部力量明显增强,病情明显好转,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时间可达3分钟左右,使患者及家属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在进农户送健康的过程中,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户,济医附院也尽力给予经济方面的援助,他们送去米、油、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三年来,医院“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先后为2万余户家庭进行查体、义诊服务,免费为村民监测血压、血糖、心电图等服务项目近4万次,发放健康保健宣传材料十万余份。另外,医院还根据乡医、村医需求,选派富有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深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急救技能培训、全科医生培训、矮小症筛查、肢残儿童矫治手术筛查活动80余场次,受益群众约10余万人。

实施“爱心医疗救助工程”

1600余名贫困先心病患者获救助

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出生活婴儿的0.4%至1%,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至20万,这些先心病患儿大多通过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但是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或各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将面临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给孩子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这也是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5年以来济医附院面向全国陆续开展了“爱心医疗救助工程”等爱心救助活动,每年为100例特困家庭3至15周岁的四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救助爱心心脏手术。随着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医院将救助病种扩大到较复杂的法洛式四联症、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等复杂心脏手术,救助患者年龄也适当放宽,救助年龄最小的患儿仅为两个月。医院支出的每例手术的费用也由原来的每例1万元左右增加到2至3万元,有的甚至高达4至5万元,医院每年救助支出金额达到200至300万元。

截至目前,医院已成功为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余名先心病患儿免费实施爱心手术,使他们重新恢复健康,该项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被老百姓誉为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

来自云南省宁洱县山村的李红姗,在1岁多时被查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两次手术,费用得12万元。这对一个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家庭没有能力为孩子进行手术。2006年10月4日,小红姗再次晕倒在课堂上,匆匆赶到的爸爸失声痛哭。2007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家庭》栏目报道了红姗一家的故事。济医附院得知李红姗的情况后,与她取得了联系,三天后,医院将其安全接到了医院,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手术,李红姗得救了!红姗的爸爸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拉着手术医生的手说感谢医院救了孩子的一条命……手术一年后的2008年10月,医院专家到云南宁洱回访时,李红姗已经完全恢复健康,当人们问李红姗长大后干什么工作时,她都会说长大了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能救人!”后来李红姗家里生活越来越好,还开办了超市,结了婚。今年,又传来喜讯,李红姗怀孕了,很快就要当上妈妈了。正是“爱心救助工程”挽救了她和这个家,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家住青海玉树的藏族小女孩曲忠患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为给孩子治病,父母把可以变卖的家当变卖了,可数万元的医药费对于这个年收入五、六千元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了济医附院联合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红十字医院携手救助青海贫困家庭心脏病患者的消息,让愁眉不展的曲忠一家喜极而泣!曲忠和其他几位青海的藏族先心病患儿在家人的陪同下一起被接到了千里之外的济医附院,2013年7月31日,医院成功为小曲忠进行了主动脉缩窄矫治+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小曲忠获得了重生,生命格桑花再次美丽绽放。

正是因为有了“爱心医疗救助工程”,使这些先心病患儿的人生彻底改写。济医附院坚持10余年持之以恒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为健康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贡献!

开展“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管理”

切实减低患者就医负担

2003年,济医附院借鉴国际上病种标准化管理的做法和理论成果,在循证医学原则下实行“单病种限价”,引入临床路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临床路径,成本测算,剔除不合理的诊疗项目,优化费用结构,出台了单病种限价方案并实施。实施一年后分析显示,在提升诊疗质量的前提下,患者病种费用平均降幅约30%,单病种限价让患者切实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至2017年底,医院按照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患者达到44万人次,全院实施临床路径病种337个,路径457个,科室覆盖率100%,55.6%的出院患者都完成了临床路径管理。2017年5月23日,医院承办了“山东省临床路径管理培训班”,8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媒体沟通会”,国内近30家媒体参加,济医附院作为全国最早开展临床路径的三家医院之一参会并做典型经验介绍,仅2017年全国就有34家医疗机构来院学习参观,医院多次应邀在全国医院管理和院长论坛会议平台介绍临床路径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鉴于医院取得的优异成绩,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优质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卫生部新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7月医院顺利通过JCI国际医院认证,成为山东省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大型医院;2015年底医院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国家扶贫工作系列会议精神,将健康扶贫纳入日常工作,通过多项措施、多种渠道,切实提升了基层群众健康水平,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重新走上健康、富裕、幸福的道路,充分体现了一所大型公立医院的民生情怀和责任担当!

2018-06-27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系基层群众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巡礼(下篇) 本报通讯员 张勇 高爽 李兴涛 季煦航 1 1 日报 content_565321.html 1 带上健康奔小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