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仪凯
“目标催人奋进,实干赢得未来,全市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为我们抓项目促发展、抓落实提效能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任城区区委书记岳根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实干担当,认真贯彻落实会议安排部署,按照“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要求,在中心城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抓攻坚、求突破、走前列、争一流,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岳根才表示,任城区作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主力军,将深化实施城市“北进、西跨、中优”战略,不断提升品质、拓展空间。以运河新城、运河文化经济带为牵动,以传承运河文化为主脉,高标准编制运河新城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核心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凤凰台组团、运河书香小镇建设,强力推进总投资300亿元的42个重点项目,着力打造“科技引领、绿色低碳、城河共融”的公园型新城。加快实施少康湖、煤炭塌陷地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推进城市北部加快崛起。强力攻坚投资380亿元的66个棚改项目,突出抓好运河总督衙门恢复重建、济安台古文化街区等运河文化记忆项目,全面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谈到强力打好新旧动能转换主动仗的话题,岳根才说,要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双百工程”,成立十大工作专班,集中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十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动能。强化创新驱动,深化“5331”企业创新工程和人才“233”行动计划,持续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研发平台和高端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强化项目带动,持之以恒推进“项目落实年”行动,将总投资880亿元的52个A类项目、总投资870亿元的90个B类项目纳入13个指挥部包保推进,对重点项目推行挂图作战,实行“蓝黄红”牌制度,不断完善项目招引、落地、建设、运营服务全程闭环体系;突出抓好中建国际绿色建筑产业化基地项目、中兴智慧城市产业园、中科智造信息产业园、济州古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平台支撑,坚持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招引过亿元项目20个,力争五年内达到千亿级规模、国家级开发区标准,形成新的增长极。
岳根才表示,要强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工程。着力抓好产业振兴,进一步优化产业体系,突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新六产”,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优化生产体系,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机制;优化经营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抓好人才振兴,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扶持培训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种养能手,鼓励吸引任城籍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回乡投资兴业、回馈乡里,助力乡村振兴。着力抓好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一镇一品”,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完成100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升级建设和100个文化广场建设。着力抓好生态振兴,重点抓好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美丽乡村五大提升,今年完成5.5万户气代煤、电代煤改造任务,开展农村所有道路湿式保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面完成农村改厕任务。着力抓好组织振兴,以“基层党建三年提升计划”为抓手,培育服务型、公益性、互助型农村基层组织,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区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作为专项奖补资金,启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计划”,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岳根才最后说,我们将抓住获批全省第一家市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遇,全面履行好省市赋予的改革重任,以“一次办好”便民利企为根本,全面打通行政审批领域内的部门障碍、信息壁垒、数据烟囱,全面打造全省“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改革样板,为全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保障。
开栏的话: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精神,本报自今日起,开设“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建设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全市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精神专题访谈”栏目,刊发各县市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贯彻落实全市项目落实年动员大会精神 ,结合各自实际,谈问题短板,谈认识体会,谈思路举措,谈项目落实的访谈稿件,旨在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强化担当、勇于负责,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建设任务,着力营造大抓项目大抓落实的浓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