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汶上县南站镇野庄村支部书记尹诗俊正在村委用广播喇叭宣传“慈心一日捐”事宜,一个蹒跚的身影步履艰难的挪进了野庄村委大院,“哟,是朋来叔啊,您怎么来了?”他赶紧上前把老人搀进了屋。“我听咱村大喇叭宣传捐款的事儿,就赶紧过来了。党和国家啥费用都不用我自己交,给盖了新房子,还每月发钱,啥福利待遇都没有落下,去年我住院新农合给报销后又给报了大病救助,我现在吃穿不愁,搁旧社会拖着个病身子早活不下去了,做人不能忘本,钱不多,是我的一片心意。”
老人的声音哽咽了,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十元钱,小心的抚平,交到了尹诗俊的手中。68岁的张朋来老人是野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肢体一级残疾,孤身一人,生活的窘困没有磨灭老人内心的坚强, 10元钱对平常人来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却承载着老人的一片感恩之心。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南站镇严格将医疗、教育、民政、住建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在贫困群众家中,打通了镇、村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注重扶贫先扶志,创造性地发展庭院经济、扶贫车间的试点和推广,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重塑他们创造幸福的决心和信心。记者 鲍童 通讯员 苏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