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麦得一个多月,现在好了,有你帮忙,俺两天就过完麦了,麦子都卖了,2亩来地卖了2721元,很满足。”6月7日上午,汶上县杨店镇王楼村贫困户路敏一家中很是热闹,帮扶干部唐守社刚帮路敏一家卖完麦子聊起家常来。
路敏一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家里就老两口,夫妻俩都年近70岁了,妻子刘秀珍还患有糖尿病,不能干重活。家里种了2亩多地,以前每到农忙时节,老两口没少着急。可这两年的麦收,老两口都是和帮扶他们的干部一起过的。他们只在地头站了站,麦子就进家了,还变成钱了。
原来,唐守社提前半个月就在日历上芒种那天做了标记。进入6月,他先是到所联系的贫困户家中走访了一遍,问问他们具体有哪些需求,具体哪天收麦子。当走到路敏一家里时,唐守社了解到他家的麦子要赶到6月8号左右收,但他家又没有劳力,能不能把麦子收回家、能不能按节气把玉米种上?在农忙的节骨眼上,他十分挂念,“大爷,具体哪天收麦子,你一定给我说声,到时候我来帮你收。你可千万别着急,注意身体。”
就这样,6月6日天刚放亮,路敏一给他的帮扶干部唐守社打电话,说是收割机已去他家的地块了。十多分钟的功夫,唐守社径直赶往路敏一家的麦田地头。一辆收割机已经在路敏一家的麦田里开始了作业。 “小唐啊,你来得真快!这不才开始收割俺家的麦子嘛……”听到路敏一说今夏麦子没倒利于收割,唐守社很是为他高兴。路敏一说,过去农业不发达,靠人工收割,一个壮劳力一天也就收割七八分地的麦子,还要经过场里晾晒、碾压等多个环节,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人省力了,几亩麦子一会儿工夫就能收回家,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的好政策,俺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说话间隙,路敏一家二亩多地的麦子就收割完了。今年的麦子收的有点湿,得需要晾晒,唐守社帮忙把麦子送回家,摊开晾晒好,又连忙到麦子收购点上联系收粮食的老郭,让老郭看看路敏一家的麦子啥时候能卖,老郭跟他来到村里看了看路敏一家的麦子说:“晾上一天,明天上午我来拉。”唐守社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这一折腾,时间过了大半天。 随后,唐守社又赶往另一户贫困户家里。
趁着6月7日上午休息的空,唐守社又到王楼村接着忙活开了。一边给这家摊晒麦子,给那家摊晒麦子,一边等着老郭来收购麦子。一会功夫,老郭来收路敏一家的麦子了,两千多斤麦子也是不小的一堆,唐守社撸起袖子装起麦子来,虽然热得汗流浃背,但看到路敏一喜上眉梢的样子,唐守社觉得值!他说:“像路敏一这样的困难群众,就是我们要真正帮助解决困难的对象。咱们党委、政府帮他们把‘麦子怎么收、玉米怎么种’等急事、难事办好,按照他们的实际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他们的日子一定就越来越好。”
据了解,近年来,杨店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立足实际,按照贫困户需求给予一对一的帮助,有效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记者 王雁南 通讯员 路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