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昊
近日,在小区改建的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在背手踱步交流着广场上新增的“仁政爱民、惩贪肃风、尚俭助廉、守廉修身”等宣传版面的内容,虽然日头渐渐升起,阳光有些刺眼,但老人们交流的兴致依然不减。任城区济阳街道积极拓展廉德文化建设形式,搭建廉德文化宣传载体,创新廉德文化推广方式,加强遵守制度的文化自觉,提高辖区全民廉德素养,探索出一条廉德文化建设“共建共赢”之路。
济阳街道教育基地展示内容分为廉政长廊、廉德体检小屋两个部分。走进廉德教育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负面言行提醒录”,分别设置了机关党员、村居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不同的负面言行清单,时刻告诫党员什么话不应该说,什么事不应该做。进入廉德体检小屋,两侧以图片的形式,以弘扬正气、鞭挞腐恶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党中央及国家领导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论述、党中央反腐历程、名人名家廉洁事迹,自2017年上半年,开放以来已,该体验小屋接待参观者2000余人次。
“好!”循着阵阵叫好声和鼓掌声,济阳街道廉德文化演出拉开了序幕。街道依托自有的“百姓大舞台”场地优势,在各社区举办多场廉德文化巡回演出,通过楼长先锋队、道德楷模等特有的活动载体,紧扣廉德和为民的主题,把新时代廉德知识融入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中。同时,街道还按照廉德文化“十进”的工作要求,积极打造“廉德文化广场”“廉德文化长廊”“廉德书屋”“廉德文化一条街”等宣传载体,将廉政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柳行社区居民李骋说:“每当上下班路过廉德文化广场,看到一块块宣传展示牌上鲜活的事例、廉政故事和警言警句,时刻提醒着自己要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
街道不断创新廉德文化的推广方式,以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廉德文化根植在基层,做到春风常拂面,细雨常润物。同时、和济宁一中联合,发起了“模范楼长”、“道德楷模”采访纪实活动,组织优秀学生对先进人物进行采访,并将文稿编印成册分送给辖区居民,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里面不乏廉德典型:71岁的玉苑小区12号楼的楼长韩阿姨,17年来积极参与到小区服务中去,带领小区居民探索出了一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新路子;纺机厂宿舍69岁的杨体英阿姨,每天都忙碌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带领居民改善小区生活环境,为邻里做了数不清的好事,自己却没拿过任何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