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委、市政府把慈善工作提升到了新高度,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七届人代会都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并将其纳入了市委常委会研究的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以“两办”文件下发了“慈心一日捐”活动方案,市几大班子领导带头捐赠、作出表率。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慈善工作,为促进慈善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慈善总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服从服务全市脱贫攻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先后应邀参加了全国部分城市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国城市慈善文化论坛,并作了典型发言。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就慈善参与社会治理和我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到市慈善总会实地调研座谈。
慈善捐赠总量创历史新高。以“慈心一日捐”活动为抓手,积极创新慈善捐助方式,为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创造条件。与微信捐赠、网络捐赠、POS机刷卡等捐赠方式相呼应,新开通了支付宝捐赠渠道,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募捐平台;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调整利好相结合,将各类慈善基金冠名门槛全部降低至千元,进一步挖掘社会慈善潜力;借鉴浙江、四川等地经验,大力开展慈善基金建设和慈善基地建设,使得慈善捐赠的方向更明确、用途更具体;通过及时印发《全市“慈心一日捐”通报》,在《济宁日报》、济宁慈善网和济宁民政网发布“爱心榜”,增强了捐赠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2017年,全市累计接收慈善捐赠款物3.96亿元,增长31.56%,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取实现社会捐赠总额占GDP的比例达到0.06%,继续保持捐赠工作在全省的先进位次”的目标要求。
慈善事业扶贫济困作用显著。加强与精准扶贫、政府社会救助的衔接,相继启动实施了情暖万家、康复助医、朝阳助学等慈善救助项目,帮扶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就医、上学等难题。按照中华、省慈善总会要求,认真做好拜科奇、格列卫、达希纳等慈善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市直231家慈善超市网络加盟店持续为市城区城市低保对象提供价格减收优惠服务。服务双拥创建工作,开展“慈善进军营·关爱子弟兵”活动,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2017年,全市累计发放慈善款物34898.71万元,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363551人(户)。其中,县市区慈善总会专项投入慈善精准扶贫资金4010.5万元,救助贫困人口30215户,慈善义工结对帮扶贫困户17886户。我市在中华慈善总会拜科奇Co-pay项目北区7省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慈善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市慈善总会印发了年度志愿服务活动方案,为义工服务活动开展提供指引;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先进慈善义工团以5000元的活动经费奖励;评选表彰了30个先进慈善义工团、138名优秀慈善义工,联合有关单位评选表彰第二届“运河公益之星”30个,促进慈善服务深入开展。全市新增慈善义工3.03万人,总人数达到19.04万。广大义工活跃在城乡社区,累计义务服务社会501.6万小时,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线。
慈善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完善。市慈善总会设立了首家行业性慈善分会——市律师协会分会。全市新建开发区、县市区直系统慈善分会4个,新设立企业慈善工作站12个。慈善组织示范乡镇、标杆村(居)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率分别提高了28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总数分别达到115个和2680个。慈善超市网络加盟店市直新增40家、总数达到231家,在泗水县开业运营了首家县市区加盟店,实现了覆盖面和服务对象的“双扩展”。
单位自身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党建、精神文明创建、慈善信息公开等工作,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树立了慈善工作良好形象。市慈善总会依法申请并通过了慈善组织认定,成为全市首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并获评济宁市“十佳”社会团体。市慈善总会办公室连续第四年被评为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A级单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再次通过了市级文明单位年度复核,获评全省民政系统文明行业创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