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连海 郑在军
如何利用互联网把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基层支部、每名党员?如何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加速组织振兴?如何有效管理服务基层党组织、激活党员队伍活力?任城区通过搭建集可视化党建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党建APP、新视线电视端、党建门户网、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于一体的“党群e家”信息化平台,促进了党建工作的责任落实、过程规范和效能提升。
智能化提速,工作更高效
在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党群e家”分控中心,笔者看到平台把党组织活动、党员教育管理、村干部值班、党员发展、党务村务公开等统一“上线”。党务工作者不需要再来回奔波到现场督查,利用电脑轻点鼠标就可以借助平台实施远程监控,在后台对党员“脸部识别签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时掌握所辖党组织运转、党员日常表现等情况;利用手机APP这一流动载体,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局限进行业务处理。以督查党组织活动为例,韦广烁给我们算了一个账,二十里铺街道50多个村,以往督查一遍需要十几个人花费2—3天的时间,现在利用信息化平台足不出户就可对村级党组织活动情况进行“直播”,动动手指只需要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们还能实现智能化办公,利用管理后台对党员“脸部识别签到”情况进行智能统计,利用公文交换站进行信息传报和审核,利用视频会议召集各村(社区)召开区域性会议,利用数据分析统计系统进行党建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上报和应用,各种智能化功能既贴近实际,又能满足基层所需,不仅缩短了工作时间、减轻了工作负担,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可视化管理,过程更规范
在平台的“大脑中枢”——党群e家信息化管理中心,笔者看到,任城区已构建区、镇、村三级可视化党建管理体系,全区517个村(社区)全部纳入监控管理,通过可视化党建管理子平台连接到镇街、区管理中心。利用音视频和图文的互动传输技术,管理中心的液晶屏幕实时显示各个村(社区)服务大厅和党员活动室的实况,对基层党员干部换届选举、民主评议、议事决策等工作进行远程视频督查、指导,及时纠正问题。这种“直播”式记录、全程留痕、随时调取的方式,让“记忆”看得见、查得着,让各项工作都有据可查,经得起检验,能有效的杜绝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走过场”、“庸懒散”、“推拖蹭”等问题。
这个平台的可视化功能,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人员管理可视化。二是工作部署可视化。三是党员教育可视化。四是监督可视化。五是工作进度可视化。六是分享交流可视化。七是典型示范可视化。八是服务群众可视化。可视化,就好比给党建工作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各项组织活动置于全天候、无缝隙的监督之中,有效的规范了组织程序,防范了隐患和风险,促进了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规范化,推动有效地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数据化执行,落实更有力
着眼数据化管理的“党群e家”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把党建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数据化,启动了任城数据化党建的新时代。他们把年度党建工作量化为8大类70余项重点指标,正在开发的数据擂台把15个镇街党委、517个村社区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平台管理,对工作进度、阶段性成果等进行定期汇总、分析、排名,与考核考评挂钩。
在全区层面,通过党组织运转、党员队伍建设等9大数据库,实施掌握各项党建数据,按需进行统计、分析,准确的对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体检”,定期形成《任城“党群e家”大数据报告》,为党建工作决策、考评、提升等提供了更直接、更有效的数据参考;在镇街层面,镇街党委利用电脑、手机可以查看在全区的工作排名,通过与兄弟镇街相比,明确差距、找准短板、整改提升。还可以查看所辖村(社区)的工作进度、阶段成绩、突出问题,以便及时精准指导;在村(社区)层面,党组织可以查看自己支部在镇街的排名情况,也可以查看所在镇街在全区的工作排名情况;另外,党员群众通过高清电视机顶盒,可以足不出户查看本村在全镇街的工作排名情况,以及村级各项工作详情和公开公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