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2日
首页
第03版:

驻村女第一书记诠释奋斗新时代

■本报通讯员 马海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

2012年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干部驻村联户工作,把选派第一书记作为抓好基层党建的机制性安排、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渠道和部门单位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抓手,定期从市、县直部门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组成工作组,到贫困村或软弱涣散村抓党建促脱贫。多年来,无数干部走进基层、俯下身子、想出法子,为所驻村民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在这些“第一书记”的队伍中,不仅有热血男儿,更有巾帼英雄。这些女第一书记们肩负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以及贫困村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扎根基层,真抓实干,用自己的坚强和柔情很好地诠释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新时代,新奋斗,新女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她们的奋斗故事,为她们点赞。

武海燕

贴心的“娘家人”

2017年4月,邹城市妇联机关干部武海燕来到了钢山街道曾家沟村担任第一书记。

对于这个位于岗山脚下的村庄,武海燕早有耳闻,别看全村只有200多户不到900人,因是曾子后裔在此繁衍生息而颇有名气,村内现还存有宋朝日落晚照寺遗址。然而,近几年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

对症,方能开出良方。驻村伊始,武海燕就把抓党建作为头等大事,而抓党建首先得抓教育。武海燕把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作为把牢党员思想总开关,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培训、第一书记上党课等形式,引导全村34名党员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创新开展了党员承诺签名活动,要求全体党员树立四个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村级各项工作制度,武海燕帮助村两委细化并落实了民生代办、村干部坐班、村级事务管理“六规范”等制度。武海燕深深知道,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的,只有真真实实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老百姓才会相信你,才会服你。所以,驻村不久,武海燕就积极争取到街道资金和政策支持,总投资近15万元铺设了村南水库泄洪管道,让村干部和群众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帮扶的力度和决心。当年七一前,武海燕又走访慰问了4名贫困党员,为他们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用品,春节前为两名贫困党员各送去了500元慰问金,这些温暖的举动,不仅让贫困党员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更为村两委凝聚了人心。接下来,顺理成章,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众志成城,并肩作战,圆满完成了棚户区改造筹备工作、七城联创、村内排水沟工程建设、环保禁烧等各项工作。2017年12月,村两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今年年初,曾沟村党支部还破天荒地被钢山街道评为了先进基层党组织。

如何将曾沟村历史底蕴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曾沟打造得更加美丽,更加幸福,是武海燕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她组织开展了打造幸福曾沟、美丽曾沟主题实践活动,向全体村民发出倡议,把全村的老百姓都动员起来,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份力。干净整洁的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基础,武海燕首先在全村发起了“环境治理进家庭、争当文明卫生户”活动,人人动手、家家行动,彻底清除“五堆”,推行垃圾袋装化,大力推进 “门前三包”和 “门内五净”责任制。同时,结合全市开展的七城联创工作,与村干部和广大村民并肩作战,在村内悬挂创城标语牌150多幅,打扫卫生5000多平方米,种植绿化植物400余棵,设置有盖大垃圾桶11个,安装残疾人无障碍通道2处,协调市交运局恢复227路公交车通车,初步实现了村庄的净化、美化和亮化。植树节期间,还组织50余名巾帼志愿者在村内荒地开展“巾帼共建美丽曾沟幸福曾沟”植树活动,打造“巾帼林”1处,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了巾帼力量。

居住环境好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要跟上来。武海燕积极协调市文化馆培训村民跳广场舞,广场舞队伍现已达到20余人。她还巧妙利用“舞前10分钟”进行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移风易俗、文明礼仪、家庭美德等内容入脑入心。同时,协调市公路局投资1万余元安装四德榜宣传栏12米,在村里挖掘好媳妇、好婆婆典型,培育文明村风民风,“武书记来了咱村,村里比以前干净多了,还是干净了好,没事还能往广场上跳跳舞,还能锻炼身体,真好!”村民孟令华说。

作为一名妇联机关下派的第一书记,武海燕没有忘记自己“娘家人”的身份,她在入户走访时经常随身带着家政服务宣传单,及时给有需求的妇女群众宣传妇女创业优惠政策。村民张呈凤家只有儿子一人挣钱养家,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上学的孩子,儿子、儿媳虽然很孝顺,可是经济条件很是拮据,武海燕便向她推荐了美万嘉家政服务中心,并介绍她在那里学习了家政知识,现在她在给别人做钟点工,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在武海燕的帮助下,目前全村已有20多人通过免费家政培训实现了就业。为了给全村的妇女儿童提供一个学习、娱乐的活动场所,武海燕协调市科协投资了近8万元制作安装科普文化长廊1处,同时协调资金7万余元,建成济宁市妇女儿童家园1处,暑假期间,邀请志愿者为孩子们讲授美术课、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暑期安全教育课、礼仪知识课和经典诵读课,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收获了村民的掌声。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武海燕发现村里有一个名叫丹蕾的11岁小女孩。小丹蕾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一直跟着70多岁的奶奶生活,家庭的特殊情况造成了她性格比较内向,对人对事都充满了防备。了解到这一情况,武海燕多次到她家与她谈心交流,还专门带着她和11名孩子来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儿童乐园观看庆六一演出、游玩,为他们每人发放了500元助学金和学习用品。了解到小丹蕾还没有户口,武海燕努力协调,终于补齐所有资料,为她注册上了户口。“刚开始听说来了个女第一书记,能干什么事,还不是来走走形式,挂个名罢了。哪曾想,一年的时间,武书记就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多好事,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工作差,真是我们老百姓身边的娘家人!”这是村民对武海燕的评价,对此,武海燕说,“用真心付出就能换群众理解,用真挚情感就能换群众支持,用真抓实干就换群众满意。我只想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马诺

这个女娃不简单

“闺女”,这是金乡县马庙镇车庙村大多数老百姓对他们的第一书记马诺的称呼,这并不是因为马诺长了张娃娃脸,而是因为马诺是个名副其实的90后,这样称呼,亲切。

2017年4月,金乡县妇联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征求马诺意见,问她愿不愿意去农村驻村,敢不敢挑起第一书记的重担。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让许多女同志畏难发愁的活儿,刚调到妇联工作不到半年、只有27岁的马诺却一口就答应了,“在妇联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太多的贫困、弱势群体,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希望能尽一己之力为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状况献出一份力量,我有这个信心和决心。再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

就这样,新婚也仅仅半年的马诺卷起铺盖,来到了马庙镇车庙村,成为了金乡县乃至济宁市最年轻的一名第一书记。尽管早就有思想准备,但进村后马诺才发现村情状况比预想得还要差: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滞后,服务室年久失修,院内荒草遍生,村内农田排水困难,部分路面没有硬化,没有文娱场所,更没有村集体收入。

“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它” !马诺和驻村工作组的同事一起,在村内开展的第一项工作竟然是劳动课:从村服务室开始,他们打扫了院内的每一个角落,将一棵棵荒草拔除掉,将党员活动室的桌椅擦拭干净,摆放整齐。忙碌了整整3天,才总算有了个像样的吃住和办公的“窝”儿。后来,她们又买来了崭新的国旗和党旗,当国旗在服务室小院升起的那一刻,她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更有路过的村民和她们一起仰望着迎风飘展的五星红旗,欢笑鼓掌……

和大多数工作组一样,第一项工作就是走访熟悉村情。白天,村民都在田里干活,家里大门紧闭;晚上,因为干了一天活,村民睡得很早。马诺和工作组只有早出晚归,赶着村民回家做饭的点儿,一户一户敲开村民的大门.经过为期近半个月的走访调研,马诺对车庙村整体村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她发现除服务室亟待修缮外,还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村内有一段重要道路,是老百姓们下地务农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没有硬化,且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连日积水,十分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在一次实地调研中,她看到了这样一幕画面,一位老大爷骑着自行车往地里走,水没过了半个车轮,大爷骑到一半的时候车轮碰到了水坑里的石头,车子失去了平衡大爷一脚踩进了泥水里。这个画面深深地触动了她,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克服困难,首先想方设法帮村民把这段路修好!

对于马诺提出来要修路,村干部和老百姓只是笑笑:你一个城里来的小丫头,哪里知道农村工作的难度?要是有钱,还不早修了。对于这些,马诺并没有在意,她知道,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行动。为了将修路的事儿办好办漂亮,她亲自测算数据,在记事本上勾画施工草图,与施工队伍的专业人员详细沟通,认真做好笔记。在经过许多次修改完善后,她和驻村工作组的同事一起制定出了车庙村第一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算表。随后,马诺向派出单位进行了细致汇报,得到了单位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先后向县有关部门寻求相关配套项目与政策,最终竟然筹集到了12万元修路资金。伴随着十九大的召开,车庙村第一书记项目也正式开工,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为十九大献上了一份特别的贺礼。紧接着,服务室院内硬化了,通往服务室的道路告别了沙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终于可以过车了,服务室门前还能停下好几辆汽车;农田排水沟修挖完毕,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地里的排水问题了。

建党96周年到来之际,马诺组织开展了“七一送真情,关怀暖人心”活动,走访慰问村内老党员、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了米面食用油等慰问品;联合爱心企业开展了“圆梦助学”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为村内贫困大学新生送去了6000元助学金及拉杆箱、食用油等物资,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生活困境,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春节前后,积极对接县徒步协会,在车庙村内组织开展了“寒冬送暖巾帼行”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巾帼志愿者走近车庙村困难群众身边,开展村环境卫生整治、义工服务、扶贫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在村内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承优良家风,在第24个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评选表彰了“最美家庭”和“文明卫生示范户”各5户,“好媳妇”、“好婆婆”各5人;为推进移风易俗,畅树文明新风,以“发扬好传统、传承好家风、营造好村风”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家风村风大家谈”活动;在今年六一期间,组织开展了“庆六一·心手相牵,快乐成长”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儿童送去了300元助学金,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关爱与温暖。

马诺所做的一切让车庙村的党员干部和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夸在口里,“这闺女挺实诚” 、“这女娃不简单”成了大家对她最朴实的评价。马诺也乐于接受“闺女”的称呼,“乡亲们很质朴,很可爱。一年多来,我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温情,有感动;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有挫折,更有成长。我想为老百姓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的驻村岁月里,我惟有俯下身子,奉献真情。”

2018-06-02 1 1 日报 content_553426.html 1 驻村女第一书记诠释奋斗新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