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许文倩
近年来,嘉祥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头等大事、第一工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推进就业扶持、技能培训、创业助推三大就业扶贫攻坚行动,就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三送”行动促就业
“真是太感谢政府了,让俺一个残疾人也走上了工作岗位”,嘉祥县老僧堂镇贫困户李焕玲笑着说道。李焕玲是村里的贫困户,腿部有残疾,小学文化水平,以前也去过好多单位找工作,要么是自己干不了要么被别人拒绝,最终也没找到满意的工作。2016年年初,她听说嘉祥县要举办扶贫专项招聘会,便马上报了名,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顺利成为了霞美服饰扶贫车间的一名机工。“以后的日子算是有了盼头……”李焕玲拿着到手的1000元工资激动地说不出话。
李焕玲的工作岗位得益于该县面向贫困户的“送岗位、送技术、送政策”就业扶贫专题活动。县人社局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定向推送岗位信息、送岗位到社区、举办就业扶贫专项招聘会等多种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另外积极发动县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吸纳就业贫困人员,参与扶贫的企业与其所帮扶的村、户积极进行对接。目前,嘉祥县共举办扶贫招聘会15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
“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助扶贫
“俺没啥文化,多亏了政府的免费培训政策让我有了一技之长”,嘉祥县马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陆桂菊拿着刚刚到手的初级面点师资格证对人社局工作人员感激地说,“有了这一技之长,加上前不久申请到的创业担保贷款,我准备自己再招几个学徒开个餐饮店,越想越高兴……”
近年来,嘉祥县根据贫困对象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对有培训愿望的贫困人员进行精准培训。组织定点培训机构开展中式面点、电焊、家政保育员等就业技能培训,将精准扶贫就业技能培训班开进镇街、村居,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贫困对象的就业能力,帮扶贫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项就业创业技能,目前已培训贫困人员116人。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与县邮政储蓄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梁宝寺镇政府联合组织开展了精准扶贫创业贷款宣传推进仪式,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的23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75万元。
打造就业创业扶贫新模式
“就业扶贫政策不仅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就业脱贫,对我们工厂发展也是个好政策,实现了双赢”,嘉祥县万兴工艺品加工厂车间主任高兴地说。据悉,该厂在嘉祥县就业创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申请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专业从事纸花手工艺品加工制作。纸花制作流程简单易学,技术含量较低、适宜人群范围广,能够充分利用家庭留守老人、妇女的空闲时间,自己创业,在家就业,带动群众致富。“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以前没法外出打工挣钱,现在足不出户就把钱赚了”,万兴工艺品加工厂吸纳的贫困户张雪英说道。目前该厂已为周边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吸纳贫困户27户。
据了解,嘉祥县立足本地产业优势,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打造“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就业创业扶贫车间”,开创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模式。一是发挥本地传统产业优势,做好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结合。以手套、服装、箱包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为依托,采取“中心工厂+卫星工厂+贫困户”模式,引导和扶持当地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在企业设立就业创业基地和在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目前,全县建设打造就业扶贫车间32家, 156名贫困人口实现了本地就业。二是创新发展模式,盘活庭院经济。充分发挥特色产业村、一村一品等优势,引进纸花加工、蔬菜加工、饰品加工等技术要求低、项目周期长、适合分散加工的项目。做好小加工产品的回收工作和销售工作,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长期收入。
“2018年,嘉祥县将重点扶持厂房类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建设,新增4个厂房类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实现就业扶贫车间(基地)贫困村全覆盖,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县人社局就业办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