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9日
首页
第03版:

夯实乡村组织振兴的基础

■董龙超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组织振兴”的科学论断。只有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到党组织软弱村涣散村,帮助贫困村强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不断推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机制,逐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才能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引向深入。

选派第一书记是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选派第一书记,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农村,是当前农村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应有之义。选派第一书记,对于培养合格党员、建设过硬支部、打造坚强班子,巩固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选派第一书记,是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选派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各类带头人、全体村民、社会力量一道,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基础设施、共育文明新风,才能够推动乡村治理迈上新台阶。

选派第一书记,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增强群众获得感的有力举措。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充分发挥选派单位和第一书记的资源优势、专业特长,立足帮包村的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现有基础,才能在推动发展中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广大群众在村级有效治理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精准选派是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关键一环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人员选派“精准”要求。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选人选不准,派人不恰当,跟踪管理不到位等,致使选派工作成效不明显。为此,只有抓住“精准选派”这个关键,乡村组织振兴才能顺利推动。

选人要精。第一书记工作的村,一般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弱,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缓慢。这就要求在选人环节,一定咬住“精”这个关键。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着眼“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等基本要求,突出选拔政治站位高、党建能力强、基层党建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党员干部,把一批爱农村、懂农村、愿意为农村奉献的优秀人才选出来。

派人要准。帮包村往往组织基础薄弱,部分村产业基本为零,乡村治理能力较差。同时,每个村又有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在派人环节一定要“准”。要将合适的人派到适合的村,将帮扶力量尽可能地与帮包村的发展路径协调起来,将第一书记的优势与乡村的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乡村面貌的不断改善和长远发展。

全程跟踪。在确保“选的精、派的准、精选细派”的基础上,更要全程跟踪服务第一书记。在出台政策、安排投资、选定项目时,更多向基层倾斜;做好教育培训,强化日常管理和督导考核,及时总结第一书记工作的创新举措,真正发挥第一书记在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中的作用。

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行稳致远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根本和保障。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教育党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紧紧依靠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向前发展。

统筹处理“五个振兴”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向、重点和总体部署。这就要求第一书记辩证看待“五个振兴”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人为割裂,更不能因偏重于这一方面的内容而忽视或弱化另一方面,应该用全面、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只有这样,在具体实践中才会少走弯路,按照既定节奏不断前进。

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要牢牢扛起基层党建这个第一责任,抓好村支部书记这个关键人,让他们在发展产业、引进项目、处理村级事务中积累经验,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的能力。发挥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规范支部生活程序,全面发挥农村党员作用。推行“四议两公开”,完善和落实村民代表会议、村规民约、村务监督等方面的制度,不断提高村级治理水平。

主动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第一书记在学深吃透涉及“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组织实施产学研一体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村支部+公司+产业园+农户”等产业发展新格局,创新拓展自有品牌,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同时,做好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趟出一条发展之路。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从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事情着手,努力解决好路、水、电、医、学以及环境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等实际问题。研究制定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任务目标,紧紧依靠包村部门和村“两委”班子,一件一件抓落实,确保抓一件成一件,不断谱写新时代乡村组织振兴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济宁市委讲师团)

2018-05-19 1 1 日报 content_549701.html 1 夯实乡村组织振兴的基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