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9日
首页
第03版:

致敬马克思

——写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

■于庆军

近来,国际社会特别是马克思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都在举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活动,表达对这位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的尊敬和缅怀。特别是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余音绕梁,让我们穿越200年的时光隧道,去领略马克思伟大人格和精神风范,由衷地感叹这位历史伟人改变世界的功绩,他的光辉思想至今仍然放射出耀眼的真理光芒,指引和照亮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魅力永在

伟人自有伟人的不凡。马克思少怀壮志,天赋异禀。在17岁时的中学阶段,他就写到,能够对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选择“是人比其他动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他以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洞察,确立了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马克思家境富裕,相貌英俊、才华横溢,23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并娶了贵族家庭出身、特里尔市最漂亮的姑娘燕妮。他在29岁时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一经发表即轰动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马克思都是众人称羡的少年学霸、人生赢家。

马克思最让人景仰的是他的斗争精神和高尚人格。他没有选择安逸优渥的生活,而是选择了一条艰险但却是“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他的见解、主张、思想体系,他对身处苦难中的劳苦大众的同情,他对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的指导都为反动政府所不容。从德国特里尔到法国巴黎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再到英国伦敦,辗转四国、颠沛流离40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为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他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夜以继日地投入《资本论》的写作,每天工作长达16小时,艰深的研究和贫病交加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生活的拮据让他连安葬生病去世的女儿也要借钱。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人们叹服: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写下如此多关于金钱的文字,却仍财资寥寥,“马克思是由能量、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组成的那种人”。

马克思的永久魅力,主要还在于他留下的“犹如壮丽日出”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世界在变更、社会在变革、思维在变化,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信奉者的接续奋斗,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形成新认识、提出新观点、作出新判断,与时俱进,维护和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有人这样总结:马克思之前的历史,都通向马克思;马克思之后的历史都是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在一切追求真理、渴望自身自由和解放的人们心中,都有一个“永远的马克思”。

马克思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个理论是不是科学真理,只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检验和判断。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来,世界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辜负他的信奉者。在他亲自指导支持下,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成立,1848年暴发法国六月起义和德国革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先后创立,之后共产主义运动如大河奔流,从欧洲到苏联,从苏联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全球传播。马克思主义从一种学说、一种理论创造出一种制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全世界最多时在102个国家有149个马克思主义政党、50多个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令人兴奋,他的理论依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2008年经济危机,《资本论》在西方国家再次热销,出版社经理说:“社会遇到的问题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人试图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答案”。特别近百年来,古老中国在求解放、求发展、迈向现代化道路上浩荡前行,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人均GDP 提高150多倍,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今天,当人们谈论诸如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时候,马克思的思想是无法绕过的。他惊人地预见了当今社会的诸多方面,当今世界也正在按其描述的发展轨迹前进。许多严肃的西方学者都承认:“马克思不仅帮助产生了社会主义,也帮助改良了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价值在于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不会失灵、没有过时、仍然发挥着作用。在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追求自由解放的道路上,还没有任何一种学说和理论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被公认为“千年思想家第一人”。

马克思及其思想理论源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当今时代,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弄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真正弄清楚了这些,我们就会发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进步,反之就会停滞和倒退。苏东剧变正是从根本原则上、从社会发展规律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恶果。

马克思发现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他所确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理论的彻底性、体系的严密性、结论的真理性、实践的指导性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至今仍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至高点。

马克思之于中国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远在万里之外的马克思对屡遭帝国主义野蛮侵略、深处苦难之中的中国人民以深切的同情,对这个东方古老国度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和期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写下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报道,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他曾从“两极相联”规律切入,预言中国可能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甚至还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鸦片战争之后,曾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的抗争始终没有停息,旧式的农民起义遭到残酷镇压,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其他各种方案纷纷破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照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就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经过近百年来的浴血抗争和戮力奋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间奇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在中国大地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所有这些,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

今日之中国,社会主义500年的理想与奋斗在接力延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空前增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胸怀为世界谋大同的理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进一步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把握时代大势,坚持人民至上,贯穿问题导向,彰显世界情怀。其秉持的理念,推动的实践,不仅将为中国赢得未来,也必定会“让社会主义重新伟大”。

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在缅怀和致敬马克思的同时,可以许下这样的诺言:我们将坚持用更宽广的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守正出新、超越自我,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人类社会的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作者系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2018-05-19 ——写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 1 1 日报 content_549694.html 1 致敬马克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