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5日
首页
第01版:

我市多管齐下 “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

本报济宁5月14日讯(记者 王粲)记者从今天下午举行的济宁市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我市空气质量改善居全省第一位,南四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已连续15年得到改善,跻身全国14个水质良好湖泊行列。

近年来,全市环保系统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56微克/立方米,位居山东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下降23.3%,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位,全面完成了国家大气考核下达的63微克/立方米目标任务,位居京津冀传输通道城市第1位;优良天数218天,同比增加12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37,同比改善11.5%,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位。坚持深化“治用保”策略,加严织密治理体系,深入落实“河长制”,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对工业企业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施小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南四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国家环保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25轮共督查济宁6457个点位,发现问题878个,问题占比13.6%,济宁督办问题最少,问题比例最低,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发布会上,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深入实施环保督察整改、自然保护区、大气污染整治提升、打击固废非法处置暨“洋垃圾”进口、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等七大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以更严、更实、更硬的措施,多管齐下“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

2018-05-15 1 1 日报 content_548266.html 1 我市多管齐下 “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