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0日
首页
第06版:

爷爷奶奶对孩子进行“不吃亏教育” 9月入园到底该做哪些准备?

“有小朋友冲过来推你,你怎么办?”

“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

“他要是大声哭,引来老师呢?”

“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还要大声。”

昨天,经过一个月的暑期“集训”,

爷爷奶奶对孙子小L的表现基本满意,

把他交还给儿媳妇Z女士时还不忘嘱咐:

“离上幼儿园还有半个月时间,

你一定要不断强化他的自我保护意识。”

缘起

Z女士家住后湖,准备今年9月把儿子小L送去上幼儿园。

小L出生后,Z女士怕爷爷奶奶太溺爱孩子,拒绝了他们带娃的要求,辞掉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

7月10日小L过生日当天,爷爷奶奶从老家赶来接走了孙子,说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他们就更难见面了,要趁这段时间培养一下感情,而且老家比后湖凉快,正好带娃去避暑。

公婆说得头头是道,Z女士只好答应了。期间她多次提出要去接孩子回来,爷爷奶奶都不同意,一拖就是一个月。

昨天,Z女士终于见到了小L,却发现原本还算乖巧的儿子变得傲娇起来,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挥舞拳头表达不满,还学会了躺在地上哭闹耍赖。

小家伙得意地炫耀,爷爷奶奶教了他“武功”。

Z女士十分吃惊:公婆到底向孩子灌输了啥?她从小姑子那里打听到,为了让小L“适应”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过程中不吃亏,爷爷奶奶每天通过“实战”演练,教孙子在打架时如何运用身体的力量,让对方既感觉到疼,又不容易产生实际伤害。

Z女士听后啼笑皆非,她担心这种过度的自我保护教育,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看到这样的新闻,小编也是哭笑不得。爷爷奶奶的担忧之情可以理解,但做法极为不妥。

孩子刚入园时,本来就对陌生的环境有着不安和恐惧,家长的这种做法无疑人为强化了孩子的这种焦虑心理,会对他的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严重阻碍。每个孩子的交往方式不一样,但他们的世界都是纯洁、简单的,家长不应以成人的眼光来对待和干预。

那么,孩子9月入园,家长们可以提前准备哪些事呢?

提前做准备,才能减少入园后“一月一病”

宝贝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在入园前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加以培养,这些能力和习惯可以让宝贝入园后做最少的改变,入园前后的生活轻松衔接,宝贝有足够的精气神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益于减少秋季入幼儿园后的“一月一病”。

培养与幼儿园匹配的饮食习惯

1、一定培养宝贝自己吃饭

从现在开始别再追着宝贝喂饭了,让他自己坐在饭桌旁,尽量自己吃饭。有的妈妈说到幼儿园再培养,可以。但即使幼儿园老师可以给喂饭,老师总会表扬自己吃饭、吃饭不拖拉的宝贝。宝贝不会吃饭,自己也会觉得不开心。

提前半年调整饮食时间及结构,与幼儿园的饮食安排越接近越好。至少胃肠不需要重新适应,利于消化吸收。

早餐 早餐固然非常重要,需要营养丰富和各种搭配。但等宝贝上幼儿园后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宝贝起床的困难。入园后起床比平时就早,再加上宝贝不愿去幼儿园各种赖床,早晨的时间显得特别仓促。所以建议你现在开始简化早餐:以喝奶为主,辅以鸡蛋、少量面包,这与幼儿园的早餐相似。

午餐晚餐 午餐时间约在11点半-12点,晚餐时间约在4点半-5点,这是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现在开始尽量往这个时间靠。幼儿园4点半左右吃饭并不过早,相反,晚饭让宝贝吃到过晚过多,反而宝贝容易发生肚子不舒服,夜间哭闹。

晚餐后还可以吃酸奶、水果,睡觉前还可以喝奶。

2、让宝贝学会自己喝水

锻炼宝贝自己拿水杯喝水。在门诊经常看到3-4岁小朋友喝水还是妈妈或者姥姥给举着杯子。幼儿园没有人帮忙,小朋友可能就喝得不多,喝水少容易生病哟。

3、自主小便

入园前宝贝要学会控制小便,需要小便时能够自己完成,而不是需要家长帮助穿脱裤子。如不能掌握这些,老师也会帮助,但宝贝容易发生尿裤子的情况,尿裤子宝贝不敢说,有时湿裤子穿一天,易患病。

4、培养合适的大便时间

我们在培养宝贝大便习惯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适合幼儿园生活。

大多数宝贝都不愿在幼儿园大便,可能由于不好意思、不会擦屁股或者害怕。或者也有小朋友在家大小便都是家长提醒,幼儿园没有家长提醒就忘记了。所以培养宝贝大便习惯时要尽量在早晨或晚上,而不要在中午,如果平时是中午大便,他可能会憋到晚上,易导致大便干燥。

在宝贝上幼儿园前,有意识的培养宝贝的这些习惯和能力,为宝贝顺利开始幼儿园生活加油。

多读一点

奶奶找各种关系想送孙子去幼儿园,但是孩子妈妈却不愿意。

现如今宝宝三岁后父母都送去了幼儿园,由于出生日期的原因很多宝宝,到了开学的年龄还都不到三岁,如果等到下一个学期孩子快四岁了,这样的话就比其他孩子晚上了一年,有位婆婆就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也想让孙子去学校,为此找了不少关系花费了不少精力,儿媳知道后硬是把孩子给带回来了,结果婆婆和儿媳大闹了一场,儿媳说老人不懂,老人说儿媳是怕花钱,两个人为此闹的很厉害。首先要说孩子上幼稚园的情况,基本上三岁多一点的孩子进入幼稚园后都要一个适应期,有的几天长的会长达一周,在这期间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没办法小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步骤。而有的孩子由于语言发育较晚在幼儿园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幼儿园发生的很多事情孩子都不知道怎么来回答,如此一来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的孩子心理素质不好那么早离开妈妈就会产生各种恐惧感,虽然有小朋友和老师但是对孩子内心来讲还是会缺乏安全感。其实孩子在幼儿园也是学不到太多所谓的知识的,只是为了让孩子早点习惯上学的这种大环境,学会如何和同龄小朋友相处,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晚上一年幼儿园是没有坏处的,相反由于孩子晚上了一年幼儿园在语言表达和体力、心理方面都会比三岁的宝宝好很多,在适应能力方面也会快速的融合到大环境当中,孩子晚上一年幼儿园是没有坏处的,相反还有很多的好处。(来源 搜狐)

2018-05-10 1 1 日报 content_547836.html 1 爷爷奶奶对孩子进行“不吃亏教育” 9月入园到底该做哪些准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