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李超 杜艳蕾)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嘉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搭载互联网快车,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为高效市场监管插上“翅膀”,确保群众舌尖安全。
在嘉祥一中萌山校区食堂快检室,工作人员正在对当日蔬菜进行日常抽检,工作人员熟练的取样、加入试剂、放入快检箱,20分钟过后,一张农药残留检测单便被打印出来。
“我们嘉祥一中食堂为保证学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今年投资6万元购置了配套农残检测设备。”嘉祥一中萌山校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代亮介绍说,截至目前,累计检测蔬菜160批次,有效地避免了农药残留蔬菜流入学校食堂,保证食堂采购的每批食品原材料做到应检尽检。
针对传统市场监管模式人少、事多、任务重的问题,嘉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创新为引领,以“云”为平台,重点突出经营者主体责任,从规章制度建立、基础设施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在便民市场、超市、学校食堂等指导建设信息化标准快检室,配置具有自动上传检测数据的智能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检测结果实时上传监管平台,监管人员仅凭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即时下达检测指令,对上传的信息和快检室进行实时监控。
智能溯源核磅系统也是平台服务中的“黑科技”之一,通过智能溯源核磅系统验收供应商提供的食材,可实现自动称重、一键拍照、自动上传,依托“阳光食堂”服务平台更好地实现了对学校食堂的智能管理。王代亮介绍说,下一步学校将更好地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阳光食堂智慧监管平台,确保学校检测室对食品原材料的检测结果及时与阳光食堂平台对接实时上传,实现学校食堂真正全程阳光操作。
与此同时,嘉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还积极推进全县餐饮服务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远程监管模式,为曾经“闲人免进”的餐饮后厨安上了“千里眼”,利用手机、电脑和指挥中心大屏等多种渠道进行无间隙巡查、全方位实时监控,动态记录操作图像,将原料采购、操作加工、环境卫生等重点环节置于阳光之下,实现第一时间发现违法问题、固定图像证据。
“智慧监管平台整合了县内所有与市场监管相关的资源构建了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比对、数量的演算、图形的展示,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时化、可视化、数据化,也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嘉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红宽表示,截至目前,智慧监管平台已实现1600家经营主体电子地图标注、大数据推荐巡查、监管信息实时录入和现场巡查结果打印等功能,已将纳入智慧监管平台的7677家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业户信用档案进行云端公示。市场监管系统356名执法人员全部配备了移动执法终端,通过“掌上执法”APP及时有效地开展“云端”执法,同时通过“食安嘉祥”APP对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在线考试并颁发电子合格证书,逐步推动市场监管工作从“被动整治”向“主动防控”转变,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监管”转变,从“两头监管”向“过程监管”转变,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下一步,嘉祥县将进一步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各版块建设,提高网络市场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水平,建立起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高效市场监管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