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8日
首页
第02版:

崇德向善“好人之城”

——兖州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综述

■本报通讯员 段安春

走进古城兖州,不论是在《小马说事》电视栏目、报纸《今日兖州》等传统媒体,还是在微信公众号“微观兖州”“今日兖州”“兖州头条”等新媒体,总能时刻感受到“身边好人”的存在,总能不经意间触摸到温暖。这一切源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扎实开展,在兖州这块古九州大地上,一个个鲜活人物不断涌现、一桩桩感人故事不断上演……

深培沃土倡树新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成风化俗。

围绕九州文化、李杜文化、端信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兖州区扎实推进“四德”建设,先后被评为济宁市首批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区、山东省第三批四德工程示范区。2017年,顺利承办济宁市第四届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发布仪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兖州区在开展了文明家庭推荐评选活动,李天贺家庭和孙法泉家庭荣获山东省第一届“文明家庭”称号。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阵地。围绕“文明校园”创建,兖州区打造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千人入团、美德少年评选、经典诵读、清明祭英烈等众多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品牌。近年来,兖州区共有41名少年被评为济宁市级“美德少年”,扈云超、赵守禄、鲍志齐等10余名学生被评为省、市、区级“身边好人”,兖州一中、东御桥小学荣获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称号。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是提升市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抓手。围绕“一月一主题,月月都精彩”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区志愿者协会先后开展社会救助130多人次,发放善款120多万元,“爱心托起小世博”活动先后被中央、省市级媒体进行报道;文明劝导、无偿献血、春雨行动三大活动入选济宁市志愿服务品牌;协会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志愿者协会救助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的做法得到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正在改变着兖州人的生活方式,“自愿无偿为他人服务”已逐渐成为众多兖州人的日常行为。

凡人善举温暖人心

将7万元现金及时归还失主的普通保安韩书军、“替父还债、守信如玉”的80后女孩方程、“见义勇为擒扒手”的好教师陈善军……在兖州,提起这些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身边好人”;他们的故事也在街头巷尾被人津津乐道;他们用一个个善举的叠加,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已成为兖州市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打开“济宁好人”推荐评选专栏,一张张兖州好人的面孔已成为兖州的闪亮名片。而在“山东好人”,乃至“中国好人”的评选舞台上,也能经常看到“兖州好人”的身影。上照顾老奶奶下呵护前妻女儿的“小乡村的最美母亲”王梅、“为民担当”的派出所所长牛宜兵、诚实退回12000元意外之财的“蛋糕姐”郑欣等众多“中国好人”的不断涌现,彰显的是“好人不仅要选出来,更要推出去”的工作理念。2015年以来,兖州区已评选出各级身边好人245人次,其中“中国好人榜”累计上榜3人次,“山东好人榜”累计上榜18人次。

崇善向善蔚然成风

推凡人善举、奖平民英雄,全面展现“身边好人”风采,激扬的是文明新风尚,弘扬的是社会正能量。

为更好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动作用,微信公众号“微观兖州”开展了全区首届“善行义举四德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评选活动,微信公众号“今日兖州”每月定期公示当月评选的“兖州好人”;九州广场“兖州好人”宣传栏、“好人一条街”、善行义举四德榜等载体定期展示好人事迹。同时,兖州区还通过组织“道德模范在身边”宣讲、编排道德模范故事会、举办“道德的力量”济宁市道德模范暨“兖州好人”事迹图片展、设立“兖州道德模范展馆”、举办社区邻里联谊节启动仪式暨“身边好人”颁奖典礼等多种形式,用身边好人平凡朴素的小故事传递崇德向善的大能量。好人事迹一经推出,就迎来了广大市民和众多网友的热议点赞。

好人有好报,才能让好人不断涌现。志愿服务“春雨行动”的结对帮扶,让生活困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热情帮助;春节等重要节庆日的走访慰问,让生活困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受到了节日的暖心关怀。关怀帮扶困难道德模范机制的建立,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身边好人”是引领人们崇德向善的“能量源”。随着“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在兖州大地相继涌现,“好人之城”已成为古城兖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018-05-08 ——兖州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综述 1 1 日报 content_546145.html 1 崇德向善“好人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