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唐修岳 通讯员 张宝奎 李登明 马晓雨)今年以来,邹城市纪委监委创新思路,建章立制,规范流程,细化措施,夯实责任,扎实推进监督执纪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
常亮“安全灯”,转变工作理念。本着安全执纪、文明执纪的原则,规范场所建设,筑牢安全之盾。投资1000万元,对周转的谈话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场所“硬件”建设,对16间谈话室和12间功能室等相关设施进行安全防护,新安装高端摄像头及监控储存设备等电子化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监控系统,实现执纪全程实时同步录像、录音、存储等功能,确保监控区域不留死角,满足现代化执纪工作需要。
织密“制度网”,规范业务流程。制定了邹城市监督执纪监察工作规则,健全完善了线索处置、信访举报、走读式谈话、留置措施使用等各项规章制度。对监督执纪监察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审批程序、文书材料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细化,切实增强了工作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安装“增压阀”,提升执纪能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学习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充电”。举办业务培训班,对机关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进行5天的封闭式业务培训,邀请上级领导、业务专家进行辅导讲课。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岗位大练兵”,采取现场模拟的方式进行练兵活动,交流经验,切磋技巧,提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