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研究将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针对老百姓最急、最难的用药关切,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顺应民生期待,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急需抗癌药的价格“明显降低”。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数百万。统计显示,我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约一半依赖进口。这些药品价格昂贵,工薪家庭难以承受。
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为例,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陈文明算了一笔账:一支3.5毫克的进口药硼替佐米价格是6116元,一般一个疗程使用4支,9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药品总价为220176元。 “硼替佐米是骨髓瘤临床治疗主要用药之一,药费占了患者治疗费用的一大半。 ”
“我国正在加快高质量仿制药审批上市,但目前临床上大部分抗癌靶向药仍依赖进口。”北京朝阳医院总药剂师刘丽宏说,尽管一些进口靶向药在销售过程中实施买赠,但患者整体治疗费用仍较高,不少病患要辗转寻找非法渠道到海外“代购”。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5月1日起,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此次出台的政策将使进口抗癌药降价至少20%。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