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真能沉淀下来、安静下来的时候,会觉得天空格外蔚蓝、阳光格外明媚;感悟到拥有生命的美好与快乐;便会感悟出明天、未来的光明灿烂;便会拥有一颗善良、健康的心灵!当一个人能摒弃外物的诱惑,回归本我的空明静寂、感悟出人世间美与善的存在时,快乐与幸福的感觉便会悄然而至,萦绕心间。
六十岁是人生第一阶段的“终点站”,也是人生第二阶段的“起点站”。因为六十岁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分界线。传统观念是, 六十,是人生寿命终结期的开始,而现在的六十岁,则是一个漫长的新人生阶段的开始。六十岁后,离开了工作岗位,进入了第二个春天,时间充裕了,空间开阔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生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舒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这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
那么如何过好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需要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要找好位置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好的心态是健康的精神支柱,人生须怀平常心。离退休后,面对新生活,要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人的一生,年龄是个符号,生命的步履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其实都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那么,只要还有明天,每一个今天都是新的起跑线,这正是“寒风吐艳红,老榕萌新绿”。淡泊名利精神爽,保持内心平淡、清淡、自适,心胸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虽然离开之前的工作岗位,但这只是角色的转换,像深山里的山泉或许更加甘甜,值得你去细细品尝。只要我们有一颗轻松的心,幸福就会像花儿一样,值得我们品味和珍惜。
要补充精神食粮
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老年人学习好比是燃烛照明,其光芒虽比不上旭日东升或日中当头那样光耀,但燃烛之明亦能明亮自己,光照他人。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老年人学习,既能获得新的知识,赶上时代的步伐,又能陶冶情操,消除孤独,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老年人退休,思想绝不能退休。为了适应退休后的思想和生活环境,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读书学习,不仅养生,而且养气养志。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坚持读书看报,不但为老年人补充新的营养和精神食粮,通过读书看报,能心灵净化、守节守志,通情达理;还能拓宽人的视野,使人心胸开阔,防止主观片面,看人看事,客观公正。
但老年人学习也有特性:一是老年人用来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说要短了。二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从整体上说是每每愈下了。三是老年人学习的目的是以提高思想,陶冶情操为主。因此,老年人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进度、学习的方法都与中、靑年有差异,不能大锅饭、清一色。必须选择好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寻找出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拟定岀适合自已的学习进度,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寻找人生快乐
退休了,如何打发时光,寻找新的人生快乐?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快乐,我认为快乐是属于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一位国王派人去找这世上最快乐的人,结果找来了一个赤脚老农。老农说:“原先我觉得没穿鞋很痛苦,后来我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感到自己就是世上最快乐的人”。所谓境由心造,说到底,快乐和幸福一样,只不过是一种感受而己。生而为人,学会庆幸,学会满足,有人退休之后利用自己的业务技术专长,另寻门路,发挥余热,施展才华,积攒财物;也有人完全摆脱了终生从事的职业,只选自己所想做的事情。也有人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热衷于游山水、闲聊天、打麻将、带孙儿、种花养鸟等,真正的安度晚年,乐在其中。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起居有规律是保证健康长寿的基础。老年人退下来后首先要克服过去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根据新的“起点”,要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一是做到饮食有节,合理搭配。俗话说,要想身体好,合理膳食很重要。二是保证睡眠时间,消除精神疲劳。要养成早睡早起,中午适当休息的习惯。三是每天有个好心情。要科学安排好每一天,使每天生活过得充实丰富,轻松愉快。科学的生活方式,有人总结为八少八多,即:“少荤多素、少细多粗、少吃多动、少怨多谅、少怒多忍、少玩多学、少烦多悦、少愁多笑”。只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身体才能春心永驻,生活才能春意盎然,家庭才能春风拂面。老年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要树立新的健康理念
什么是健康?人们常说:“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体魄健全就是健康”。这是对健康的一般认识。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
头脑敏捷在于用,健康体质在于动,腿脚灵活在于走,用动走中不忘静,这28个字说明了生命在于适当运动。特别是老年人退休后,进入老年人行列,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容易产生“恐虚症”,因此要尽快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老年人最佳的身体锻炼方式是天天运动,每天至少一个小时。要养成爱运动的良好习惯。运动方式不求统一。跑步、散步、游泳、爬山、骑车、跳舞等等均可。散步也是老年人最好的运动,坚持经常散步,并持之以恒;保持旺盛的生机,寓乐于运动之中,悦人心止,让人乐以忘忧。
身体健康很重要,但保持心理健康更重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老年人融入人群、融入家庭、融入社会。要讲究科学健身,动静结合、活动适度、因人制宜、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