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霁雯
今天是第十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此,我们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隆重庆祝她的到来,并借此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参与我市创新发展的各界人士,对他们表示诚挚地慰问,持续为创业创新者鼓劲加油,再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创新领域的具体化,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一二五六”目标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知识产权事业取得显著进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我市进入国家创新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山东省首批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市行列,开创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80多亿元,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137项;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全年申请专利12726件、同比增长11.7%,申请发明专利2676件、同比增长14.8 %,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10件,同比增长22.4%。专利执法维权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前,在全国副省级及地级城市考核排名中,我市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由上年度的第52位上升至第37位,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工作由第70位上升至第56位。转化运用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605项,技术合同交易额18亿元;如意集团“嵌入纺技术专利微导航”入选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质押11件,小微企业质押融资近亿元。强县强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邹城市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曲阜市列为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区),市知识产权局获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新增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5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8家、累计达到319家。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意见》,专利工作纳入了全市重点发展规划、科学发展考核、人才工作考核和县域特色指标考核体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6家、省级1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6家。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我省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的战略性部署。知识产权在创新要素的培育、配置、调控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必将发挥重要引领支撑作用。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创新发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为主题,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持续提升科技知识产权实力,促进智力成果在经济战略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增强城市整体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是凝聚创新发展的“催化剂”。社会各界要切实树立创新思维方式,培育创新文化,从方方面面为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形成滋养智力成果竞相迸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要完善激励扶持政策,持续加大市县专利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强化各类财税政策的知识产权目标导向;要构建以知识产权利益合理分享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以知识产权入股、股权期权奖励、岗位分红、利润提成等,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要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制度,对为济宁创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应有的社会地位。要积极整合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构建集专利代办、专利信息、知识产权大数据、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利展示交易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要大力普及创业创新知识,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文化氛围。
知识产权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储备库”。要着眼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我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筛选出一批对提升产品价值与产业竞争能力具有关键作用的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整体技术布局与知识产权的策略性保护,夯实产业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技术积累,打造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要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纺织服装等优势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升级工程,争取培育2至3个有核心专利和知名品牌、年专利申请过200件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要实施发明专利维持计划,推进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委托管理,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靠上企业服务,提高发明专利维持率和关键核心专利技术布局水平。要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知识产权是创业创新活力的“保护伞”。党的十九大及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都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进入了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时期。要实施知识产权大保护工程,加快建立健全案件快速调处机制、部门会商机制、案件接转办机制等,推动将专利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建立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体制,健全常态化、规范化执法机制,一方面要围绕重大科技攻关、大项目建设、反复侵权恶意侵权、举报投诉事项等,开展重点执法维权专项行动;一方面要加强日常性执法巡查,保持打击侵犯假冒知识产权的强大声势。要积极推进民间维权工作,加强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调解员制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全社会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运用的“转换器”。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市建设,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转让、许可、质押、拍卖、兼并重组、特许经营、补偿贸易等方式运营知识产权;支持社会资本设立专业化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交易、投融资等运营业务。加强鲁南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建设,经常性开展专利集中拍卖活动,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促进专利质押融资增量扩面,力争当年贷款额度过1亿元。鼓励企业应用专利技术方案生产产品,将核心专利技术转化实施作为评奖、项目立项、验收等方面的重要条件,引导企业转化运用核心专利技术。
凝聚创新发展优势,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我们肩负着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加快建设转型发展先行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