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文车 王婷婷
本报通讯员 冯建喜 陈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发展目标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举措更加务实。”嘉祥县仲山镇党委书记石可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仲山镇干部群众将以“铁杵磨针”的韧劲、“扎实沉稳”的作风、“精准对位”的举措,继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在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夯实产业兴旺基石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我们将把转型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夯实产业兴旺基石。”石可清说。据了解,去年以来,仲山镇共招引落地项目1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目前,生物产业园道路建设征地迁坟全面完成,正在进行道路施工;鹏润有机硅、圣城化工、常吉化工等项目扎实推进;防水新材料园盛大防水、中森防水已落地,丰隆防水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伊侬庄园一期已建成投产,并荣获济宁市龙头企业称号。总投资5.1亿元的金升纸业项目已启动征地前期手续。2018年,仲山镇将牢牢把握“工业强镇”战略定位,立足生物产业园,继续发展壮大新型防水材料产业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孵化园,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重点抓好企业入驻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争在丰隆防水项目的基础上,再落地2至3家企业。
近年来,仲山镇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已流转土地面积1.1万余亩;新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1.2万余亩,培育了狼山沙窝西瓜、金青农业猕猴桃等一批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万祥牧业奶牛养殖规模达到500头,成为济宁市示范牧场。“我们将进一步打响特色农业品牌,以新六产示范基地——伊侬庄园为依托,以御祥园生态农业、沙窝西瓜、金青农业为载体,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引领全镇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全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品牌农业。”石可清表示。
全面提升生态水平
超额完成绿化,治污治散29家,集中清理,复垦土地……2017年,仲山镇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乡镇,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
下一步如何守好生态底线,让农村环境更美,生活更宜居呢?石可清信心百倍地说:“仲山镇将持续营造环保工作的高压态势,全力打好大气和水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镇村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提升生态水平。”为此,仲山镇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成果;持续做好镇域内建材厂、加油站等企业的有机挥发性气体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治水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在重点做好洙水河、洙赵新河清障和水质达标工作的同时,对全镇河流水域全面开展“清河行动”,将河长制工作落实落常。巩固畜禽养殖综合治理成果,严格清理禁养区养殖业户。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综合行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石可清告诉记者,2017年,仲山镇按照程序脱贫466户、951人,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9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今年以来,为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助力扶贫的氛围,打好脱贫攻坚战,仲山镇要求涉及扶贫部门制定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做到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为拓宽扶贫渠道,巩固脱贫成效,仲山镇着重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做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并创新工作方法,搭建就业平台,建立精准扶贫招聘长效机制,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帮助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进一步完善各类台账,做到及时精准有效,特别对突发性贫困人口最终确定人员建立镇、村两级台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有去世人口、低保五保政策更新等情况造成台账变动的进行及时完善。摸底调查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统计脱贫不再享受政策人员,并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收入、家庭情况、户外子女等情况,对脱贫不再享受政策贫困人口做好汇总统计,做到扶真贫、脱真贫。结合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对扶贫领域存在的“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以及扶贫领域腐败等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扎实进行专项整治,用作风建设的成果促进各项扶贫举措的落实、落地。
“我们将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蓝图为新的起点,凝心聚力,务实为民,为建设美丽仲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石可清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