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修岳
“摊上这么个好书记,是俺们的福气哟!”在曲阜市书院街道宫家村,提及党支部书记宫建,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让原先的落后村变成了现在人人羡慕的幸福村。
2005年上任至今,村民口中的“福气书记”宫建带领村民将原本道路泥泞、环境杂乱、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空壳村”,发展成为了如今环境优雅、百姓安居、社会和谐稳定的富裕新农村。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村居班子信仰坚定、工作务实,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省级文明社区”“济宁市创业型社区”“圣城先锋基层党支部”“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老抠门”变成“真暖心”
“咱们得修修路。”“能不能自来水入户?”“晚上出门不太方便,要是有路灯就好了!”……宫建刚刚上任,就立刻开始了村情调研,他带领支部成员一家家、一户户走访收集意见建议。但走访结束后,支部成员们“傻眼了”,因为仅修路一项初步预算就需要60多万元。看着预算表上的数字,宫建却没有迟疑,他当即表态:“干!不光干,咱们还得干好!”
可没钱怎么干?正当大家犯嘀咕的时候,宫建率先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接着又四处拜访宫家村外出经商的成功善心人士筹集资金。宫建的行为一传十、十传百,感动了全村父老,大家踊跃进行了筹款,再加上政府的扶持,没多久这修路的事就有了着落。
钱有了,但看上去最着急的宫建却没要求立刻开工。他转而关心起物料、用工的问题,他还表示只要村两委成员能做到的,决不花钱雇人。因为这村民送了宫建一个外号叫“老抠门”。但就是凭着这股非得给群众办点实事的劲儿,宫建在2006年完成了自来水入户,2007年开始修大街主路,2009年新建“博爱卫生院”,2011年实现道路“户户通”……随着一个个期待和希望变为现实,宫建这个“老抠门”逐渐变成了村民口中的“真暖心”。
“卯足劲”让村民致富
“只有搞好了经济,乡亲们富了,作为书记才会有更大的成就感。”宫建说,搞好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他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大事。因而,这些年来,村支两委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一贯重视农业精细化生产的同时,组织引导村民发展工商业,带动村民参与创业,增加村民就业机会。目前,宫家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1万元,2015年被命名为“济宁市创业型社区”。
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宫建引领村民搞精细化种植,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在原有种植大蒜的基础上,改进种植,考察市场,提升技术,让宫家村蒜农们从地里“淘”出了更多金子。目前,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同时村干部带领村民考察市场,学习先进技术,率先引用大蒜地膜覆盖种植模式,提高大蒜品质和产量,探索应用低温蒜种贮存技术,促进大蒜农业增效和蒜农增收。
与此同时,宫建紧盯市场需求,抓实“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驻村企业。目前,他成立的建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和他引进的建业电缆有限公司等多家驻村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带动了村民创业,还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优先录用贫困户村民进厂就业,成为全市精准扶贫示范基地。
“以和为贵”塑造民风
在宫家村荣誉室里,摆着一个显眼的奖牌——“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而去过并熟悉宫家村的人们也都会感觉到,宫家村村民邻里街坊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的其乐融融。这些都与一个地方息息相关——“和为贵”调解室。
为化解群众纠纷,和谐邻里关系,宫建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在村委会里设立了“和为贵”调解室,由他和村子里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群众担任调解员。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譬如邻里之间的小摩擦、家庭成员的小矛盾,宫建都会利用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以案说法,以礼说教,法德兼治,解决矛盾,在全村营造出“崇德守法”的社会风气和“以和为贵”的朴实民风。
宫建告诉记者,近期在全省荣获三等奖的微电影《新事·心事》,便是以他调解的一件真实案例为原型,作为移风易俗教育宣传片在本村拍摄完成的。这几年宫建调处村民矛盾的事例已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他打趣地对记者说:“现在调解室越来越‘闲’了,看来我要快乐的‘失业’了!”
“乐和”让生活更和谐
有了“和为贵”调解室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宫建开始着手探索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党支部+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探索通过乐和家园协会开展各类日常活动。
据了解,乐和家园协会是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性公益组织,以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基层治理为目标,坚持村党支部领导、社会公益组织(NGO)指导,联系发动群众实施“社会治安联防、特殊人群联管、信访维稳联做、移风易俗联建、民生事项联办、公共娱乐联搞、弱势群众联帮”,营造“可见公序、可视良俗、可亲家园”,倡树形成新时期文明乡风。
具体实践中,以道路、胡同为界,把村居划分成六个网格状单元,每个网格设一名网格长,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的原则,“党员、社工、乡绅五老、先进群众、义工”进行统配,全部下沉到网格中,依托网格开展“进家门、访家情、送家暖、连家心”的主题活动,每月上门服务至少1次,回应群众拆求、化解网格中的矛盾隐患。成立乐和剧场、乐和基金、乐和微家、乐和调解、乐和节庆、乐和赛事、乐和代办“七个一”组委会,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同时,成立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理财小组组成的监事会,对乐和家园协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如今,作为党员干部政德教育乡村教学点的宫家村,班子信念坚定、务实能干,村民安居乐业、风清气正,生产繁荣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正逐步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