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韩以广 马强) 近年来,邹城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健全机制明责任。成立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实行市级领导“九个一”联系点制度,带头抓好分管领域和联系点党建工作。将全年党建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党组织书记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两个“责任清单”,实施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和创新项目,以“项目化”推进党建工作。成立市委党建工作督导室,实行月动态、季督导、半年考核制度,建立起“教育培训、督导帮促、考核巡查、监督问责、选拔任用、评先树优”六位一体党建工作新体系。
统等谋划抓提升。围绕夯实农村党建基础,扎实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联村民警、民生代办员“三个全覆盖”工作,协助抓好村级事务,解决民生诉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培育出“阳光驿站”“数字鸿景”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社区党建品牌。实施“活力党建”工程,开展“联诺联述联评”等活动,激发机关党组织活力。抓实国有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全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机制,积极创建“六好”“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不断扩大党在“两新”领域的组织覆盖范围。
严实并举管队伍。定期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班、村级“两委”成员和优秀党员示范培训班,先后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外出开展专题培训。实施“第一书记”项目,切实发挥驻村帮扶作用。注重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先后赴井冈山、临沂等红色基地等开展党性教育。连续16年开展覆盖全体党员的“党员冬训”活动,创新“名师送教”、党课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启动实施“红船行动”,强化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先后在流动党员较为密集的地区建立驻外党支部,实现了对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和服务“全方位”。
突出“四有”强保障。强化镇街、市直部门党建机构和人员保障,配齐配强高素质专兼职组织员和党务工作者,确保“有人干事”。市财政每年列支1.5亿元,用于保障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农村人均40元、城市社区每千户2万元的标准兜底党组织运转经费,按照每个社区10万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有钱干事”。突出抓好场所建设,市财政累计投资2100多万元,改造提升党组织活动场所400多个,确保“有场所议事”。出台党支部组织生活“十条标准”、村级事务管理“六规范”和村干部作风建设“五项规定”等规章制度,确保“有章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