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30日,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培训班在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举行。此次专题培训班,是加强宣传文化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大创新,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动员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在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为期5天的封闭式教学,采取专题授课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理论学习和集中研讨相结合等方式,引导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充分发挥济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地位特殊的优势,立足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动济宁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推出更多的“济宁样板”“济宁模式”“济宁经验”,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济宁应有的贡献。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济宁市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为了动员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工作力度上再加强、思路方法上再改进,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上迈出更大步伐、实现更大突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爱民说。
课堂教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安排部署一切工作,都能够从文化的角度而非物质和技术层面,系统地而不是片面地思考问题,注重规律、注重规则、注重人本,而不就事论事,片面强调具体实务,追求做事效率……”3月26日上午,济宁政德干部教育学院正德楼305教室,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书记、副校长扈书乘主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思维》,开启了培训班的第一堂课。他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以文化人的务本理念”“事业发展的铸魂意识”“文化自信的深远布局”“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突出特质——重视文化、强调文化自信的文化思维。
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决策部署,是本次培训班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围绕学习重点,培训班开设了政策解读、理论研讨、实践操作三个专题。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院长李敬学主讲了《传承儒家思想精髓 涵养干部为政之德》,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吕斌主讲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解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处处长李兆祥主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赵永和主讲了《讲好孟母教子故事 建设幸福和谐家庭》,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新峰主讲了《国学智慧与领导之道》6场专题讲座。授课教师既有省内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又有市内致力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领导干部,使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注重从实际操作出发,在理论指导和经验介绍互相搭配的教学模式中,参训学员深入学习领会了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效果,市委宣传部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合理分配学员人选,从市、县、乡三级宣传文化干部中筛选,重点做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先进乡镇(街道)宣传委员的选调工作,为基层宣传文化干部提供了一次交流互鉴、锻炼提高的机会。最终由5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它们来自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主要业务科室负责人,部分乡镇(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办公室)负责同志等;市直宣传文化系统部门单位有关科室负责同志。本次培训班在教学课程安排上也进行了优化,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儒家思想精髓、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解读等多个方面,有效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东方智慧,是涵养为政之德的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宣传文化干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中领悟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知人用人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及治国理政之道,对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孙爱民说。
现场教学:实地体验优秀传统文化
从嘉祥到曲阜、泗水,再到邹城,参训学员实地参观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现场,部分县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大型文化企业负责人等介绍了本地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3月28日下午,参训学员来到嘉祥曾庙现场教学点。一路边走边看,边听边记。在涌泉井,讲解了曾子孝道思想;在宗圣殿,讲解了曾子的政治思想;在三省堂,讲解了曾子的修身思想;在莱芜侯祠,讲解了曾子的齐家思想。而在武氏祠的汉画像石博物馆,则重点讲解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3月29日,培训班学员从曲阜到泗水,再到邹城,分别来到尼山圣境、曲阜圣源村、北元疃村,泗水南仲都村、泗水滨传统文化体验区,邹城唐村镇、后八村等地,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现场,亲身感受到儒家思想在社会管理、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传承和运用。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从报到的第一天起,各种实践操作活动便逐一展开。在课程表上可以看到,5天的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凑,每天的晚上也都有不同的实践活动。3月25日,是学员报到的日子。这天晚上,学员们在正德楼305教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活动”。此次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条战线,彼此之间难免会有不熟悉,为此培训班专门设计了这一个小环节,让大家相互认识。活动很简单,从第一个人开始,每人自我介绍,但是从第二个人开始,他的自我介绍要带上前面学员的名字,越往后带得越多,要把前面的学员全都记住。这样一场小活动,让学员之间相互熟悉,彼此不再陌生。随后的几天晚上,学员们还一起观看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或进行小组研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的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领导干部、宣传文化工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点、主要理念、经典著作、发展脉络、代表人物等没有一定的了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因此,全市各级宣传文化干部,要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上带好头、做表率,引导和带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孙爱民说。
分组研讨:交流学习体会,学以致用
理论研讨专题是本次培训班的三大学习专题之一。培训班邀请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辅导,采用小组研讨等形式,交流心得体会,畅谈下步工作思路打算、明确推进措施办法。
“这次培训班为大家提供了集中学习、交流互鉴、共同提高的机会。要认真钻研,用心领会。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品味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断章取义、装腔作势。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坚持树立‘问题意识’,边学习边思考,通过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建设的思路、促进落实的措施和抓好工作的本领。”孙爱民说。
3月27日晚间,各个小组分别展开小组研讨,“通过两天的课堂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深刻、更系统了。通过老师的梳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基本内容、现实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一直以来,‘新时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是否冲突’等问题困扰着自己,通过学习,找到了答案,消除了疑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为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能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到智慧和解决方案。”在第二小组的讨论中,泗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办公室主任颜世强说道。
第三小组的讨论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展开,微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颖梦在发言中说,“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是支撑、文化是灵魂,环境是衣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怎样落实到基层。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儒学讲堂道德讲堂等阵地流于形式无人讲无人听、文旅融合不足等问题。建议优秀传统文化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抓好青少年、领导干部两个重点人群;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要发挥历史古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发掘、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打造美丽乡村、改善农村风貌、提升农民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邹城市张庄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郑加梅说道。
在第一小组的讨论中,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祝成彦谈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两天来的学习,对本次干部政德教育活动重大意义有了深刻认识,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涵养自身‘为政以德’,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孔孟之乡富集特有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区位优势独一无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教育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任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教育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任务。”
3月30日是培训班的最后一天,在下午的结业仪式前,所有学员进行了本次培训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修改调研报告。参加培训前,每位学员都被要求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围绕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思考,在报到时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
经过5天的培训,在最后的时刻,每位学员将对自己的调研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在参训学员提交的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到,学员们就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各个角度写出了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有对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播方式和文化走出去的探讨,有对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研究,有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调研,还有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挖掘和保护的思考。
从课堂上的专题讲座,到现场的实地教学,再到课后的小组研讨,5天的培训班为来自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的学员提供了集中学习、交流互鉴、共同提高的机会。通过学习,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在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