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9日
首页
第05版:

贫困户有了主心骨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梁世海 李荣兴)71岁的徐向苓做梦也没想到,当了一辈子普通村民,老了老了,头上竟顶上了“乌纱帽”——他现在是义桥镇南李村扶贫理事会的成员,参与监督、管理本村扶贫项目的经营者。

据悉,汶上县义桥镇全镇42个行政村全部推选成立了扶贫理事会,每村理事会成员5至7人,全镇共选出理事会成员236人。这些理事会成员每人联系1—2户扶贫户,扶贫户有啥事也好找到自己的主心骨来反映。群众少跑腿,政策好传达。扶贫理事会在村两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全过程参与、监督本村精准扶贫工作,对扶贫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各村理事会监督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监督扶贫资金使用、项目效益分配,参与本村扶贫项目建设、运营、管护等,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扶贫工作中,各村理事会立足熟悉群众情况、协调经验丰富、与群众感情较深的独特优势,发挥好宣传员、服务员、协调员、监督员的作用。理事会着力推行“扶贫理事会+”模式,深入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缓解了干群政策理解上的矛盾。各村理事会先后召开议事会议,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90余条,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义桥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3户1570人,全部纳入扶贫理事会的管理和服务,在扶贫理事会的监督下产业扶贫项目分红18.8万元,全部发放到相关贫困户手中。

2018-04-09 1 1 日报 content_539398.html 1 贫困户有了主心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