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3日
首页
第02版:

“旅游+扶贫”,里张阿村的脱贫致富路

■本报通讯员 陈雷 蒋继剑

“感谢党和政府把这里建设得这么好,给我们提供了免费摊位,让我们不出家门就能赚钱。”谈起生活,谈到变化,微山县微山岛镇里张阿村村民褚福霞幸福溢于言表。

褚福霞说,以前家乡就是个穷渔村,靠着打鱼、种地谋生,丈夫常年生病服药,儿子媳妇外出打工,还要照看两个小孩,日子过得很困难。村旅游扶贫项目建成后,她分到了免费摊位,到了旅游旺季,她家的摊位前游客不断,不时买一些她家售卖的鸭蛋、莲蓬、菱角、干鱼干虾等本地产的渔湖产品和矿泉水、帽子、雨伞等商品,她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短短两年时间,像褚福霞一样,里张阿村的村民们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微山县从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着手,立足实际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扶贫工作的切入点,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发展旅游需求着手,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在微山岛码头游客中心建设了旅游商品购物街区,建设商铺23间,大棚式木质摊位15个,售卖农副渔湖产品和地方小吃。2016年租金收益12.2万元,10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分红750元,2017年租金收益11.7万元,10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分红771元,参与经营免费扶贫摊位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借助土地流转政策建设了鸿源生态园、大自然采摘园和冬桃种植园,种植了葡萄、核桃、杏、草莓等果蔬500余亩。里张阿村通过绘制发放旅游地图、举办钓鱼比赛、邀请旅行社踩线、参加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等多种手段,有效整合了旅游资源,初步建成了以旅游纪念品研发销售、果蔬采摘、休闲垂钓、餐饮服务等为内容的旅游服务体系,创造了生态园务工、餐饮零售、景区环卫等大量劳动岗位,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济宁市旅游扶贫示范村,2016年12月实现整村脱贫。

要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就要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借助精准扶贫政策,里张阿村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化解矛盾,打通了村里多年梗阻的小巷,2.6公里的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崭新的LED路灯照亮了群众的心田。借助社会公益力量,联系到银座佳驿酒店集团“爱心百分百捐书助学行动”,为里张阿小学建设了“佳驿书屋”,争取到价值近2万元的课外图书1000册;积极向齐鲁晚报申请,在里张阿村设立欧阳艳丽爱心书屋第70站。还先后举办文艺消夏晚会、医疗巡诊队免费查体、村小学新春联欢晚会等活动,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今年又筹集资金3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近400平方米,集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为一体的二层楼房,大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休闲娱乐。

当前,里张阿村正按照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部署,巩固旅游扶贫成效,深入挖掘微山湖区传统文化,注册“湖猫子”商标,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和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网络平台帮助旅游经营户实现网上销售。同时,为适应景区蓬勃发展、游客增加带来的需求变化,研发生产荷叶茶、荷叶酥等旅游商品,通过微山湖荷花节、大闸蟹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及本来味道、八喜大集等电商平台拓展营销渠道,搭建扶贫车间生产荷叶茶、咸鸭蛋、湖区杂粮等特产和文创旅游产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响旅游扶贫品牌,带领贫困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2018-04-03 1 1 日报 content_538389.html 1 “旅游+扶贫”,里张阿村的脱贫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