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文车 王婷婷
本报通讯员 刘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金乡县高河街道结合实际,于今年初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并组建6个工作小组,全力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基层党建、农业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观光旅游、农村电商发展等工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街道党工委书记宋兰军。
“乡村振兴,首先要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扶民先扶志,只有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才能激发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回乡创业,让乡村‘根’的文化得以保留。”宋兰军认为。近年来,广大村民群众文化娱乐项目逐渐增多,基本告别了回村不是喝酒就是赌博的陋习,但只是告别陋习是远远不够的,高河街道党委、政府加强引导,着力对民俗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让农村优良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发扬,高河街道成立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小组的目的也在于此。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宋兰军说,“党的十九大以后,高河街道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力度,确保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不仅要求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更要求我们能够抬头看路,高屋建瓴,做好前瞻性工作部署,基层党组织就是每个村的‘先锋官’和‘智囊团’,只有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基层干部们既能够融入群众,又能够带领群众。”
“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着乡村振兴发展壮大。”宋兰军说,这是乡村振兴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高河街道农技站专业人员仅两人,各村农业科技带头人总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升基层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高河街道设立了农业开发工作推进组。宋兰军认为,农业开发工作的重点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农机、农技人员的培养就成了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先导性工作。高河街道多年来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以期以点带面、先进村带动落后村,以高技能农技人才带动普通老百姓,让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基层生根发芽,提升农民“收成”。
宋兰军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把这种‘美丽’带给每一位农村群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美丽乡村在新时代的蜕变,让基层群众能够由心底去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河街道秉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信念,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乡村观光旅游,实现更多人分享“美丽”,既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农村群众带来更多收益。据宋兰军介绍,高河街道苏楼村苏湖项目,在保持坑塘原貌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对坑塘进行驳岸绿化处理,补种水生植物,丰富河塘景观;规划铺设木栈道,建造湖中岛、静心亭、友谊桥等多处景观,在坑塘南侧建设竹林,供村民和游客休闲游玩,打造成为了一个集氧吧、休闲、静心为一体的功能区。2017年仅苏楼一村接待旅游人数达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16万余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5户。高河街道还充分发挥城郊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集旅游休闲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特色民俗接待为一体的高效观光农业。连片治理项目和牛桥的草莓园,为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仍缺少旅游元素,他们计划以胡庄为中心,整合韩庄、孟庄、牛桥“美丽资源”,建设田园风光综合体,把它们纳入全县乡村旅游规划,让高河街道金平湖畔的“五朵金花”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完美绽放。
近年来,农村电商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宋兰军认为,发展农村电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高河街道电商园区建设日新月异,目前亿九科技孵化器入驻电子商务企业80家,带动就业500余人。“高河街道将通过电商园区的建设带动农村电商发展,让一个又一个的农村电商竞相开放,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加有力的经济支撑。”宋兰军满怀憧憬地说。
开栏的话:当前,“乡村振兴”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热议的高频词。继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之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蓝图已经绘就,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深入推进?即日起,本编辑部推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街书记访谈”栏目,请镇街书记走向前台,谈区域特色,说执政实践,谋地方发展,唱响乡村振兴的济宁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