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苏斌
2007年,汶上县法院所辖人民法庭全部达到全省“五化法庭”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院顺应发展形势,调整工作思路,打牢发展基础,拓宽职能渠道,强化创新管理,全方位推动法庭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该院增建交通事故法庭一处,新建郭仓人民法庭,扩建改建三处法庭,目前,辖区4处乡镇法庭全部成为全省“规范化法庭”,两处法庭分别获得“全省优秀法庭、全市优秀法庭”荣誉称号,一处法庭记集体三等功。
筑牢法庭发展基础
多年来,汶上县法院始终坚持抓住法庭基础性工作不放松,按照“整体推进、突出特色、功能健全”总体思路,进一步夯实法庭基础建设,健全法庭功能,提升法庭信息化水平,强力助推法庭发展。
2015年以来,该院先后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法庭,建设任务目前全部完成。该院辖区法庭办公办案面积翻了一番,科技法庭数量增加到9处,新建办公办案场所面积增加了1100余平方米。立案、审判、执行、调解、信访、申诉等多种诉讼功能得到有效整合,在人民法庭全部建设“一心四室”,即“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司法确认室、案件分流室”,司法服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法庭案件的受理、审理、执行、费用交纳等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启用了立案、信访、执行、人事、财务等管理软件和电子签章系统,实现了法庭网上管理一体化。案件庭审全部使用科技法庭,实现了全程留痕,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办案全程可复制、可再现,法庭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该院辖区的郭仓人民法庭开通送达专用微信号,以微信方式向当事人送达开庭传票,微信送达案件30余起,当事人到庭率100%。
同时,将法庭作为“诉调对接”主阵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贯穿案件各个环节,“和好歌”、“宽心话”、“仁义墙”等在法庭随处可见,营造了温情平和的氛围。进一步加强法庭功能建设,设立法警驻庭室、执行工作室、家事审判区等,将调解案件执行权限赋予法庭,加快案件审执流程进度,提升办案效率,在维护法庭办公办案秩序,推进审判执行良性循环方面产生积极效果。在法庭全部实现直接立案,切实发挥法庭便民服务作用。在组建法庭审判团队的同时,建立庭外协调团队,强化立案前调解工作,帮助当事人分析证据,推荐纠纷最佳解决渠道,力争使纠纷“未诉先决”。
延伸法庭职能平台
立足法庭贴近群众的地域优势,积极搭建“法庭服务网络、多元纠纷化解网络”两个平台,形成“横到边、竖到底”的法庭服务网络体系,为辖区群众提供到位的司法服务。
紧紧抓住“立审执一体、站点室结合”两条主线,认真推行以两线两网为主要内容的“2+2”工作模式,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提高服务发展的主动性、针对性。在法庭积极开展“两个必须上门”活动,一是涉老案件必须上门,凡是受理涉及赡养案件,法庭必须到原、被告住所地送达诉讼文书,到住所地调解、到住所地开庭。二是涉远案件必须上门,对于交通不便、道路较远的案件,法庭必须到当事人住所地送达法律文书、上门调解案件和就地开庭。
各法庭结合自身审判重点,围绕婚姻家事、民间借贷、土地合同、军属双拥等重点审判任务,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审判形式。该院辖区次邱法庭推出“立案三必调”制度,确立参诉人数多的案件必调、矛盾尖锐的案件必调、辖区影响大的案件必调原则,尽可能地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辖区南站法庭建立“诉前介入”制度,该庭针对辖区乡镇部分苗木市场因价格波动造成林木经营风险隐患问题,及时介入,提出防范意见和建议,有效降低诉讼风险,提高司法服务针对性,得到驻地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激发法庭创新活力
针对法庭干警年轻人多,思想活跃等特点,把法庭作为培养锻炼青年干警的试验田,既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又注重推进管理创新工作,充分调动法庭干警积极性。
坚持党建带队建、党建促队建、党建强队建的原则,强化支部建在庭上的组织架构,在法庭积极组织以“展党员风采、树先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员日+”活动,“优秀党员岗”、“法庭志愿队”、“青年文明号”等争创行动在法庭上下纷纷推开,法庭干警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为调动法庭干警积极性,在政策上率先惠及法庭,全部落实法庭庭长副科待遇问题,优先考虑法庭法官员额配置,符合条件的法庭法官优先入额。实施“人才兴庭”战略,将公开考选的大学生优先全部安排到法庭工作,优化提高了法庭人员年龄和文化素质结构,使法庭干警第一学历本科水平提高了31%,平均年龄降低了7岁。
积极推进法庭管理创新,尝试建立法庭法官工作室,实行诉前调解、立案、保全、审判、司法确认一体化办案方式,简化办案程序,缩短办案周期。交通事故法庭探索多元纠纷化解办法,用好社会联调机制,林娜法官工作室结案是全院人均结案的3.1倍,办案效率显著提升。探索法庭家事审判一体化解决机制,先后聘任12位家事调解员,畅通了由法庭主导,调解员全程参与,民政部门配合,社区村委协调的化解渠道。积极推开庭前约谈、财产申报、庭审修复、离婚证明书四项措施。家事审判庭中,安排当事人进行《离婚16问》问卷答题,引导他们在温馨环境中“回忆青春”,使他们对婚姻产生共鸣、重拾信心。
多年来,法庭承担起全院60%左右的民事审判任务,真正发挥了办案主力军作用,案件服判息诉率、均衡结案率、人均办案数等指标均高于全院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