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报道,消费者海量的消费信息在购物时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为某些人提供了“便利”——最近,有网友披露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他经常通过某网站订酒店,价格长年保持在380元到400元,而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仅300元上下。正常来讲,商家为了增强用户黏性、稳固市场,一般会给老顾客一定优待优惠,因为维护老客户的成本低于拓展新客户,且老客户还可能带来更多新客户资源。然而,部分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吃定”老顾客后却开始“磨刀霍霍”。如何营建更安全、更公平的消费环境,防止“数据伤人”,关系到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关系到网络交易和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华峰 漫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