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孔军平 张明坤)精准扶贫,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是硬道理。汶上县教体局驻袁庄村工作组自2017年4月驻村以来,充分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优势,精准扶贫找准切入点,精准施策,深度发力,务求实效。
“村里来了‘第一书记’,就是好!俺五姐妹春节后就能上岗了,月工资能领5000多元呢!”2月8日上午,汶上县杨店镇袁庄村村委大院里热闹非凡,村民王娜娜和郝静、赵英等5位好姐妹凭借出色的表现率先抢得爱妻月嫂服务中心总经理贾存娥抛出的“橄榄枝”,一举达成聘用协议。
当日,汶上县教体局驻袁庄村工作组联系县爱妻月嫂服务中心、瑞祥家政、金福祥家政等家政服务公司,到村开展“春风送岗”家政月嫂专场招聘会,袁庄村首批20余名取得育婴师资格的村民现场展开竞聘,多人当场与家政公司达成就业协议。
驻村“第一书记”,县教体局党委副书记殷国介绍,为帮村民脱贫增收开辟新途径,工作组在县城联系来藤椅编织熟练工对村民进行免费培训,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藤椅编织行列。并联合县人社局、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和县开发区医院,将免费的“家政月嫂培训班”带到袁庄村,还及时组织专家到村进行资格鉴定,助力20余名考核合格的人员顺利考取中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真正实现了“培训就在村大院、拿证就在家门口”。专门联系家政公司,通过定向推介、订单培训等方式,帮学员和家政公司结成定向就业对子。下一步不仅要将全村300多名留守妇女全部纳入培训,还要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真正打造口碑过硬的“袁庄月嫂”品牌。
据悉,驻村以来,汶上县教体局驻袁庄村工作组筹措资金10余万元修通“民心路”,帮村委谋划整合2700亩土地打包流转,推动袁庄村在全镇率先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从全镇的“后进村”摇身变成远近闻名的“后劲村”。在村委大院创设“培正学堂”,购置价值5万余元图书,并为学堂协调多媒体教学设备,先后开展了第一书记上党课、十九大精神宣讲等活动,为党员干部正德、为村民正行、为青少年儿童正心,助力袁庄村2017年荣登济宁市文明村镇公示榜。省教育厅把汶上县教体局驻袁庄村工作组的做法作为全省教育精准帮扶的典型经验加以宣传和推广。汶上县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现场观摩暨全县第一书记“金牌工作组”评选,县教体局驻袁庄村工作组喜获“金牌工作组”美誉。